康进伟
锡林郭勒盟应急保障服务中心 内蒙古02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对机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程施工领域,强化机械设备管理的举措已经被很多的企业重视。机械设备能否体现良好的设备安全性能,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性以及设备本身的运行年限。企业应当明确目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举措的管理难点,结合机械设备性能来实施更有效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常见问题;防护对策
引言
由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运行特点可知,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可保证各项设备的稳定运行,不断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为了确保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运行,延长其运行寿命,本文重点分析设备安全管理要点。
1全面推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
机械设备的有序运转是各种施工项目有序开展的基本前提,其安全性关乎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并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与原有的工程机械设备相比,以信息科技手段作为支撑的新型施工机械设备可以达到减少运行成本与简化运行方式的效果。但是不应忽视,现阶段的施工机械设备有比较多样的机械内部结构,因而体现出严格监管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意义。工程机械设备如果突然发生故障,将会带来设备停机的事故,并且对操作人员构成了明显的人身安全威胁。很多机械设备经过持续运行,内部构件已经被严重磨损或者呈现老化趋势,亟待予以全面的检修,更换磨损严重的机械设备部分。通过推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举措,能够切实降低机械故障成本,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企业有必要运用全面施行安全监管的方式,来严格管理施工机械设备,降低其安全运行风险的隐患。
2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 忽视更新工程机械设备
目前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多数的企业都会格外重视企业本身可以获取的利润。为了达到提高利润的目标,企业将会运用多种方式来压低工程的总体成本投入,以此来实现企业总体竞争实力增强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于已经出现损坏或者老化风险的机械设备未能及时予以更换,而是仅限于节省设备采购的资金。受到过度使用的影响,机械设备的损坏状况明显,直接影响到设备性能,并且出现设备老化风险的机械还可能导致设备运行中的人身安全问题,减损工程建设的质量效益。因此,忽视更新设备与机械的现状将有可能导致多种生产安全事故。
2.2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在大部分企业当中,由于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设备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缺乏重视,各项设备得不到全面保养,一旦设备出现严重的运行故障,影响企业的稳定运转,降低企业的工业生产效率。同时,因为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各项设备无法得到有效的检修与保养,故障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3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设备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中,但是机械设备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操作人员来进行使用,因此相应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能够较为熟练的操作生产机械设备,如果操作人员非常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那么可以规避到许多由人为因素引发的机械设备安全事故。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许多企业在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很多的操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在进行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者是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导致各类机械安全事故发生。
特别是对于一些企业的日常工作,缺乏了对于机械设备操作专业人员的重视,并且没有固定的专业培训课程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3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对策
3.1严格监管机械设备
严格监管机械设备的举措主要体现在经常检修施工设备,当察觉到设备现有的事故风险时确保及时予以修理,立即更换出现老化现象的机械部件。企业唯有做到严格推行监管机制,才能优化机械设备总体性能,消除机械故障风险。在此过程中,企业必须科学规划各类机械设备的日常运维措施,同时还要结合设备性能来开展严格的安全监管与维护。例如,企业目前通过引进现代科技手段,为机械设备的监管维护领域构建了相应的数据库,将现有的设备运维信息保存于数据库,提供检修各种设备的必要数据支持。并且,企业对企业现有设备应当构建机械设备档案,运用电子档案来保留完整的设备运行参数。设备监管与维护的具体负责人员应当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杜绝懒散与麻痹的不良心理状态,严格推行设备的日常运行监管。
3.2优化并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根据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特点得知,需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并遵守预防性安全管理原则,对各项设备进行点检管理,所谓点检管理,主要指故障检验人员以及操作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或利用先进的检验设备,对各类设备进行重要点检测,进而快速找到设备故障所在部位,并进行有效预防,避免故障影响范围扩大。大部分工业企业需要使用机床,机床中包含大量刀具,刀具在初始使用阶段质量较好,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之后,通常会产生较大磨损,影响各项生产零件的精度,使得产品质量不断下降。设备检验人员或操作人员通过加强对刀具的监测,运用专业设备进行全面检验,并及时调整,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精度与质量。此外,在一些发展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之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加工设备,为了更好提升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三定”安全管理机制,分别是定人、定机、定岗,让操作人员更好了解自身工作职责,确保良好处理各项设备操作过程中的故障。如果设备操作人员缺乏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没有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也容易引发较多的安全事故。所以,企业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不断强化其理论知识,并优化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培训完毕后,也要对其实施考核,考核达标后方可上岗。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进一步满足生产需求,购买新型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之后,不宜马上投入到工业生产中,需要提前对其进行全面保养,经过试生产与试运转之后,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符合企业生产要求,方可投入到生产使用当中。
3.3增强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操控施工机械设备的各个阶段都具有专业性,客观上需要企业投入较高的人力操作成本并且培育该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设备的具体操作人员要全面掌握现有的各种设备参数、设备规格与设备型号,遵循设备的正确操作流程来进行操控,避免设备过度磨损的现象。各个专业人员应当开展紧密的相互配合,运用相互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设备的操控与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举措对于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及其相关部门若能做到强化现有的机械设备监管力度,则可以达到延长机械设备运行年限、杜绝故障隐患以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目标。在开展日常维护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应当明确维护工程机械设备的实践操作要点,确保经常检修与维护各种类型的施工设备,进而达到减少故障成本、保持其良好运行性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玏.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20(1):22-23.
[2]张超,许志刚.水电工程施工大型机械设备安全风险及对策[J].人民黄河,2019,41(S2):207-208.
[3]张晓禹.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使用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12):17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