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分公司养护一科,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软弱地基,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必然会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出现诸如颠簸、开裂、滑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改善这种局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处理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弱地基问题,保证道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及安全性能。论文阐述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的基本概念和存在的危害,分析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软弱地基;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的软弱地基分布较广,常会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造成阻碍,而道路桥梁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若施工存在问题,不仅影响社会发展,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软弱地基含水率高、承载力差、压缩性强、不易稳固,无法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地基标准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在制定处理方案时,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严格管控,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最终建设效果。
1软弱地基
由填土、淤泥层以及杂填土等土层而构成的特殊地基就是所谓的软弱地基。软弱地基的形成通常在相较特殊地质环境中,淤泥是软弱地基的主要构成部分,软弱地基地基具备养分充足的优势,尤为适合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种植,同样其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在建筑工程中软弱地基往往会起到很多的负面作用。作为一种不良类型的地基,软弱地基内部的淤泥通常都是经过雨水的冲刷由泥和沙相互混合,随后经过堆积和沉淀而成,这种类型的地基相对疏松,难以有效的支撑较大的物体,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弱地基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软弱地基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淤泥填土、冲填土以及杂填土,软土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具备较强的透水性,同时密度不高,因此就导致将软弱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不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处理。
2软弱地基存在的问题
首先,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和抗剪切性能很差,无法承受来自上部建筑的荷载,因此,在软弱地基上无法进行建筑施工;其次,当弱地基受到较大的外力时,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和变形,导致建筑结构断裂甚至倾斜,会威胁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最后,软弱地基的含水量较高,土层中含有大量带电离子,这种类型的土质易于引起地基较大的变形,使地基丧失强度,不利于施工安全。因此,进行建筑施工前,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处理软弱地基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以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在软土处理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堆垛方式,按照规定的层厚进行填土。此外,处理软土地基之前,应先挖出侧沟。如有必要,必须进行人工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可以为后续的施工环节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需要加强对排水施工的关注。
3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
3.1强夯法
在进行的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强夯发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通过不断对地基进行夯实,可提升其稳定性和压实度,且这种施工方法简单易行,不会耗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很多施工单位都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但是,在利用强夯法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做好土层密实度检测,就会导致夯实的效果不佳,从而形成不均匀沉降,进而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如果施工过程中盲目追求施工速度,不注重夯实效果,也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2深层排水技术
排水技术与软土地基施工期间一种基础的施工技术,所谓的深层排水技术主要是通过挤密技术实现软土地基深层次中的水分排除,如果排水井与该技术进行结合可以更加有效的将软土地基深层次中的水分进行有效排出。除此之外,软土地基会因为深层排水技术进行密实设备挤压,提升软土地基中深层的排水效率,随后结合软土地基实际的厚度以及含水量采取科学的技术流程进行操作处理,提升其处理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该技术不能单独施工,应当与其他方法比如时间较长的“堆载预压法”、增加侧向约束和路基刚度的“路基加筋法”等相结合,并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施工,快速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3.3加筋法
加筋法是在软土地基中加铺一层加筋材料。例如土工织物、土工格栅等形成加筋垫层。施工简便、可显著提高承载力,适用于各种软弱土地基。
3.4密实加固技术
作为当下针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的技术之一,密实加固技术分为排水挤密加固法以及动力固结法和深层密实加固法三种。其中排水挤密加固法借助一些有效的处理技术进行排水或者是吸水,能够有效的处理软弱地基中残留的积水。例如,在软弱地基中插入塑料排水板,对软弱地基施加压力促使水分向外排除,经过塑料排水板向着砂垫层进行渗透,进而起到良好的加固地基的作用,显著提升地基的承载力。采用这种方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操作十分简便,成本造价低廉,施工质量良好。同时排水挤密加固法经过长期大量的运用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处理经验,在对道路桥梁工程软弱地基处理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动力固结法在一些以粘性土、砂土、素土以及碎石土等软弱地基的处理中尤为适用,在应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对软弱地基进行反复的夯实,改变软弱地基的土壤结构,将软弱地基中土壤颗粒之间的间距缩小,保障软弱地基土层的密度得到优化,充分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能,有效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针对一些粘性以及达到饱和的地基,现阶段我国在进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已经研发出一套动力固结置换加固技术,将强度以及刚度更加优良的材料加入到软弱地基中,在软弱地基中形成强度良好的碎石墩并与原来的软弱地基相结合,进而形成一种性能良好的复合型地基,大幅提升软弱地基整体的承载性能,充分保障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深层密实加固法采用夯击、爆破或者是挤压的方式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采用这种加固法能够保障软弱地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相较于传统的机械施工有着较大区别,并且这种深层密实加固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能够起到更加良好的加固处理效果。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的工程中,针对不同的软弱地基土质情况以及施工要求,相关施工部门应当科学的选用处理技术,保障软弱地基的处理效果,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3.5加载处理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前做好相应准备,避免因前期填土造成的沉降、塌陷问题,以便提升地基强度。在施工之前对区域周边环境进行检测,了解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若发现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区域有地下水流经过,必须及时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将地基压实,并打入钢板桩进行固定,经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地基软化,减弱其稳定性、硬度等参数。施工完成后,在道路桥梁工程表层使用填土加载法进行加载,控制地基的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软弱地基,此类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博.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9):105-106.
[2]郭宾.公路桥梁软弱地基加固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20(4):125-126.
[3]韩振军.分析软弱地基加固处理施工中强夯法的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11):41-42.
[4]胡海洋.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J].低碳世界,2019(4):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