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李媛媛
[导读]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其中一门主要的学科,学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让自身的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开展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自身的语言知识得到有效的积累和提高。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仔细认真地开展备课,引导学生能够采取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开展阅读。基于此,本文对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李媛媛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长安学校  442300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其中一门主要的学科,学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让自身的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开展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自身的语言知识得到有效的积累和提高。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仔细认真地开展备课,引导学生能够采取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开展阅读。基于此,本文对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5-01

        引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让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有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教学的任务开展课程的安排,没有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其次,有些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有些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学生阅读学习的安排,只是给学生随意性地选择一些文章进行阅读,所以学生没有进行阅读的兴趣,所以也无法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所以,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需要对小学阶段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反思,找到相应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一些问题
        1、小学生主要以想象思维为主
        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对待一些事物只能有一些片面的理解,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活动在逐渐地深入,他们开始理解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通过关联,把这些事物进行分类,从而能够进行简单的概述。小学生一般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小学生可以更适合一些比较直观有趣的图书。学生在小学阶段,可以根据活动的目的完成自己行为能力的不足,所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弱,还需要在家长和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之下完成阅读练习。
        2、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开展阅读指导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阅读水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能够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虽然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平时也会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文章,但是在实际的实践环节中,教师缺少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教师自身也缺少相应的理论和方式,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比较重视应试教育,平时也没有给学生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



        3、小学生在家庭中缺少阅读指导的氛围
        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等方面能够对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有着一定的影响,有些家长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些家长甚至觉得课外阅读对于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也没有主动帮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更不想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些家长就非常重视课外阅读,十分愿意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但是家长缺少相关的指导经验,和学校教师的沟通较少,有些时候不知道该怎样对学生开展阅读指导,没有和教师的教育方式进行统一。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
        1、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阅读的做好方式,也是学生能够坚持阅读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激发阅读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具备强烈好奇心的时候,帮助学生激发阅读的兴趣,教师需要给学生推荐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外书籍。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同学来说,教师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文学性比较强的著作,比如一些人物传记等书籍,通过广泛的题材,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培养学生养成广泛的爱好。其次,需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很多学生当遇见一些问题之后,就会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些学生因此放弃了进行阅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上得到收获,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从而能够让学生坚持下去。除此以外,有些学生的阅读水平比较高,教师可以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阅读书籍,满足这些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2、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生开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这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需要对内容进行浏览,可以对书籍的目录和序言等信息进行浏览,这样就可以对书本的内容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二步就是采用跳读的方式,对书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略读。第三部是进行书本内容的精度,需要对文中的一些重要部分进行精度,还需要一边阅读一边进行笔记,这样可以对一些重点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阅读。第四部是需要对书中的阅读内容进行巩固。通过采用这种阅读的步骤,对于小学生阅读来说,可能不会太容易掌握,教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按照这个步骤开展阅读。在开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观念,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有效的加强。在语文学习中,语文的答案是比较丰富的,每个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想法都是不相同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尽情地表达出自身的想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加强。
        结语
        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这样能够让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有效的积累,从而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钰壬.课外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70-272.
[2]袁怡娅.浅谈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57.
[3]姜领弟,徐淑霞.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39.
[4]陈见梅.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