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为纽带 读悟为主——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许国旺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工业化进度的加快,留守儿童成为现在农村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相关留守儿童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因大多留守儿童感恩意识比较薄弱,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强烈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常年缺少父母关爱的同时,在校园中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留守儿童心理以及思想变化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开导,导致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过强。容易产生扭曲的心理,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因此有

许国旺    信宜市钱排镇中心学校  广东  茂名  52534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工业化进度的加快,留守儿童成为现在农村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相关留守儿童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因大多留守儿童感恩意识比较薄弱,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强烈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常年缺少父母关爱的同时,在校园中教师主要以教学为主;留守儿童心理以及思想变化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开导,导致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过强。容易产生扭曲的心理,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因此有效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使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02-01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不断进行发展和转变,使得现在留守儿童数量上也在逐年增多。在儿童进行成长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无人监管等情况,并且缺少一定的沟通与交流,在某些方面使儿童形成自卑的心理。这样的成长环境会使得儿童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导致儿童在生活或学习中出现一定的障碍。怎样能够通过有效的策略提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是现代教育中的重点。因此,本文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改善儿童发展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儿童教育管理。
        一、用爱心唤醒儿童成长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呵护
        因城镇工业化发展进度较快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守在家中。留守儿童得不到关注,导致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叛逆心理,自我意识较强的成长状况。因此,在现代化农村的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用爱去温暖留守儿童。在教育行业当中,爱心对于教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爱是非常伟大且无穷的力量。首先教师要不断通过实际行动去鼓励和赞美留守儿童,并且要能够及时的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其次,在教育教学当中要不断通过肢体语言来感化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从心底里能够认可教师所给的关爱。最后要不断为他们去营造团结友爱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之间能够相互关心,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举例说明,在农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不按时提交作业的学生。教师不要随意批评学生的行为,而是要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农村当中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家人年纪较大,生活不能自理。那么这时留守儿童要承担起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生活的重任,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已经很难,对比生活来说学习无关紧要。这时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梳理生活压力,并且要不断赞美学生的行为。教师的这种做法会促进学生梳理良好的生活态度,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1]。
        二、发挥学校作用加强教育管理
        首先,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当中,学校要能够发挥主要作用,并且担任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职责。在学校期间,教师要能够更加关注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以及在生活当中的思想转变。能够更好的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用情感为主要纽带,帮助儿童去弥补和完善在家庭当中所缺失的部分。



        其次,在校园当中,教师要能够对各班级的留守儿童建立有效的档案。并且交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教师要与监护人保持基本联系,有利于促进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师可以不断组织开展亲情热线等活动,能够使留守儿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长明确留守儿童发展情况,这样能够增强家长与教师的联动性,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三,在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更好的发挥班集体的作用。使留守儿童能够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此外,教师可以不断通过活动的开展,了解并明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有利于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树立自信心,并且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学校及教师要能够对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教育,并且能够更好的将心理教育不断落实。加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教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举例说明,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学校可以组建心理咨询室。有利于学生心理的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困惑,为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2]。
        三、加强和完善学校教育提升教师素质
        留守儿童是具有特殊群体的社会标签,儿童在不断成长阶段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儿童出现自卑心理,并且在成长阶段受到严重的影响。国家及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也在不断进行提升,希望能够更好的通过学校的教育与家长的配合,发挥管理的作用。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使儿童能够在良好的环境种进行学习和发展。因此,在农村教育教学当中,要能够不断加强教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对学生心理进行良好的辅导,明确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发展特点。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疏导和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此外,学校要能丰富学生的课堂,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校的温暖以及课程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参与性,有效避免沟通障碍等问题。当留守儿童在学校进行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针对特殊节日给予学生特殊的纪念意义。能够使学生在节日当中体会到快乐,并且能够更好的将这样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当中。有利于渗透学生的感恩之心,使学生不断打开心扉进行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以及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发育关键时刻,教师要不断给予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并且要用爱不断去感化留守儿童,能够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当中成长和学习。同时,因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较为特殊,教师要不断通过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帮助他们梳理不良情绪,并且要不断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不断结合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促进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并且教师要不断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教育管理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田录梅,张丽军,裴丹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及心理成长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2):8-11.
[2]陈姣.初中留守儿童的感恩行为与感恩归因的关系:移情的中介作用[D].西南大学,2014.
[3]刘玉连,韦利余,周芳苓.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困境及发展对策———以贵州为典型样本[J].农村经济,2016(3):117-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