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涛
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在建筑施工领域,混凝土因其独有的稳定性、抗震性被广泛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但施工中会出现施工裂缝。为了能够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裂缝出现原因的分析,并根据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来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预防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作为重点实施操作部分之一,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如未能从温度、湿度及施工人员等方面加强管理,必然导致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而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那么对建筑工程项目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针对裂缝未能及时管控,长期将会导致结构出现塌陷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用寿命。在当前诸多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时,都必须强化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管理,从施工初期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虽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状不同,周围施工环境不同,导致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存在差异性。但通过对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造成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有着共通性,如养护管理不到位、混凝土配置不合理、浇筑及振捣不合理,再加上未能有效管控结构塑造温度及混凝土结构内部零部件存在差异。因此,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实际工程实现科学化建设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1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材料问题和温度问题。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水泥和骨料,有时候材料加入的比例不正确,水泥具有干缩的性质,会吸收一部分混凝土里边的水分,从而使混凝土变得干燥,混凝土在建筑中体积会逐渐有些收缩。另外,在制作混凝土的装置里,有一些建筑工程要求的工作周期很短,为了尽快完工,按时完成建筑目标,制作混凝土的时间过短,水泥与骨料的混合不够充分。同时,建筑室内的温度与室外的温度也有很大差别,在夏天的时候,外边的墙壁受阳光直射时间长,并且夏季温度过高,墙壁的温度可能会达到50℃以上,而室内一般要开空调,室内温度大概有20℃左右,温差大概有30℃;冬天的时候,墙壁外的温度一般在0℃以下,有暖气的房间室内温度一般能达到28℃左右,温差也有30~40℃。因为温差过大,墙壁外部与墙壁内部受热很不均匀,所以很容易导致墙壁出现裂痕。
2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的预防
2.1科学配置混凝土,做好初期准备工作
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中,首先初始阶段科学配置混凝土,做好初期准备工作。混凝土配置需施工单位经多次的试验配比,在对配置结果比较之后,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状况和施工目标,合理选择最佳的配合比。在配合比确定之后,施工操作人员按照标准引进原材料,对各种原材料做好前期检查工作,符合性能应用标准进行科学下料。在下料操作完成后,及时进行搅拌,控制搅拌时间,提升搅拌的充分性。在搅拌工作完成后,针对结构建设进行预操作处理,结合试验结果进行灵活调整,然后大范围应用施工操作。此种施工方法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项目间接施工成本,但对于工程项目长效施工效果获得等是非常必要的。
2.2强化对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室内外温度变化对建筑结构施工的不利影响。在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在混凝土内部设置管道、循环水的方式来控制施工温度。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的综合配比和灵活使用混合材料来尽可能减少水泥的使用。另外,在施工的时候还需要注重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即在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加冰的方式来降低入模温度。为了能够合理把控施工温度,混凝土拌合料配比中水泥材料的材质要尽可能选择低热矿渣水泥。
2.3抗压性能检测
房屋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抗压性能的要求一定要十分严格,这也保证了居民在房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对建筑工程所承受的重量压力,以及环境带来的风力或者温差等压力差进行准确的测量把握,从而挑选抗压性能合适且较强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测方面,通常采用的是回弹法、钻心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等。第一,回弹法检测时必须保证回弹仪器的正确使用,要保证轴线的正常状态,始终使其与测量面垂直,还要注意测量时的测量点要均匀地分布。第二,钻芯法的测量中要通过钻芯取出混凝土的样本,然后使用相应的测试仪进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测出材料的抗压能力。传心法的使用,在测量结果方面体现得较为精确,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第三,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法是在混凝土材料中通过声速值和回弹值进行的检测方法,需要在数值的基础上,对抗压能力进行相应的推算,在结果上也具有准确性。
2.4严格检查内部结构设置,提升设置合理性
施工单位做好建筑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科学化检查,也是裂缝控制的重要操作方法。在实际内部结构设置中,一方面,施工操作人员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建筑混凝土结构内部状况,全面了解之后,对于各个部件安装标准进行交底处理。在内部各个零部件操作完成后,进行再次核查,保证钢筋和锚杆等安装合理,才能进行后期的混凝土浇筑处理。另一方面,在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设置完成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做好整个浇筑过程中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处理。此外,当前建筑混凝土结构塑造中,大部分工程单位选择预制结构施工方式,这也就意味着钢筋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部分已经操作完成。因此,应强化施工人员对钢筋结构进厂之后的检查,做好各项性能的检测,相关材料检测工作到位,方便后期工程施工,控制裂缝出现,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2.5加强对建筑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结构的配比材料多样,一般涉及水泥、水、砂石、粗细骨料、外加剂。这些材料的配比成分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为此,需要相关人员按照规范来配比这些材料。首先,严格检查水泥材料的质量,确保水泥材料的质量达到规范要求,不能够出现水泥结块硬化的现象。其次,加强对砂石材料强度、含砂量和级配的控制。最后,混凝土拌合配置所使用的水资源必须是自来水、地下水。
2.6科学调控混凝土配比规划
建筑工程建设运作之中,墙体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数值、技术指标等需要充分符合于建设需求,配合比中适当减少水的用量,科学规划工程墙体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保障调配出的混凝土具备优异的抗压性等技术性能。与此同时,科学规划混凝土构件,合理规划构件的最低配筋率以及配筋直径等,进而有效提升建筑项目墙体的抗裂性能。
结语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墙体的裂缝问题是整体项目品质管控的核心环节,其对于工程建设品质的提升带来极为关键的影响,由于墙体裂缝的出现与建筑的体形、结构的类型、设计情况和使用材料的性能等等都有关系,同时在施工时与不同的场地条件、环境气温的变化以及施工方法、使用方法等均有相应的因果关系,并且各种影响因素同时存在相互作用,这就需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所以,开展裂缝成因解析,对于运用有效品质管控举措,有着非常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
[1]宁新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50-51.
[2]丁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4):145-146.
[3]兰玉林.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