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并蒂开花——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浅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蒋兰娟
[导读] 阅读和习作是语文的一双翅膀,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合则美、离则伤。读写结合教学彰显了语文的和谐之美,蕴含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思想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加速学生对文字语言的内化,更好地进行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激活语文课堂,使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提升教学效率。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就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看法。

蒋兰娟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教师发展中心  614000
【摘要】阅读和习作是语文的一双翅膀,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合则美、离则伤。读写结合教学彰显了语文的和谐之美,蕴含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思想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加速学生对文字语言的内化,更好地进行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激活语文课堂,使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提升教学效率。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就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6-01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导致学生对语文要素掌握的不透彻。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改善语文教学的现状,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读写结合从仿写开始
        仿写就是一根拐杖,写作教学是从仿写开始的。通过模仿别人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作手法来润色自己的文章,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学习树立了典范,既然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仿写资源,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的写作架桥铺路。但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机械的照搬,而是“拿来”。在对课文的写作特点和风格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运用,这就是仿写。仿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词语、句子、结构、表达方式等,可以对片段展开仿写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仿写。具体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来选择。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中有这样一句话“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的非常可爱。”这里的“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把太阳拟人化,具体描述了太阳如何上升,生动逼真,努力体现出太阳上升的缓慢,强调太阳上升时的艰辛。跳出后给人一种欣喜之感,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壮观、真切的感觉,也体会到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找出喜欢的词语,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引出对这几个重点词语的关注,感悟它们的表达特点。待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知后,就可以引导他们仿写句子。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依托对句子的直观理解,仿写出许多生动精彩的句子。如有的是这样写的:“星星好像不舍得离开似的一步一回头地慢慢落下帷幕,到了最后,终于离开了夜幕,完全隐没在黑夜中,黑的让人害怕。”通过仿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还培养了创造能力。
        二、读写结合丰富想象
        想象是写作的灵魂,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想象就没有灵感,难以从纸上走进读者的心灵。没有了想象再优美的词语都黯然失色。阅读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快速融入课文情感,让写作精彩纷呈。


学生在阅读中调动口、眼、心等多感官系统融入其中,在脑海里一点点勾勒作品中描写的景象,一个个跳动的语言符号会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学生把阅读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充满真情实感。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繁星》一课时,作者写到:“我放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到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先引导学生想象朗读,读完后交流: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假如你是作者,此情此景,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交流后马上开始练笔。如有的这样写到“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招手,我仿佛听见它们在窃窃私语,我觉得自己慢慢地飞起来。”这样先读后写,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写出来的文章独树一帜,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长期坚持写作能力的提升就会水到渠成。
        三、读写结合写好读后感
        语文教材只是学生阅读和写作学习的例子,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教材这一例子举一反三。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对每篇课文熟练于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情感真挚感人,读罢意犹未尽。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这样既补充和拓展了课堂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又相机补充了侦察兵张嘎英勇斗敌的故事,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徐光耀编著的《小兵张嘎》。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许多学生真诚地写到:自古英雄出少年,从现在起,我要向雨来学习,不怕困难,做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少年,将来为国争光。还有的学生写道:我们与雨来年龄相仿,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雨来却要想法设法偷偷学习。但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机会,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真是惭愧。学生的言中之情、语中之意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迁移,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借助读写结合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丰富语文积累,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读写结合勤练笔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只有勤写勤练,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就需要教师将读写结合这一写作模式进行到底,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实现从不会写到会写、从语言堆砌到巧妙构思、从绞尽脑汁到得心应手的有效过渡。为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在有感情地读完一篇故事、一首诗歌、一段文字后写出心得体会,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日记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日积月累,学生就可以在不断的写作练习中阅读更多有益的书籍,为读引路。使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综合提升,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要想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之间系上纽带,通过仿写、想象、写读后感、勤练笔使阅读和写作互相沟通,绿水长流。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总结更多、更科学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唐保海.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89.
[2]傲云格莉.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初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4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