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语文教学和学生社团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王立慧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可以说是蒸蒸日上,而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份子,中职语文课程也在随着国家的步伐不断的进行深入改革。在现今如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校园中的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连接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社团具备着自身的魅力和特色,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利也有弊,但从整体上而言,对于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趋利避害。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通过

王立慧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可以说是蒸蒸日上,而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份子,中职语文课程也在随着国家的步伐不断的进行深入改革。在现今如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校园中的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连接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社团具备着自身的魅力和特色,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有利也有弊,但从整体上而言,对于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趋利避害。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通过结合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来梳理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社团的关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学生社团;关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5-01

        引言
        在我国的院校中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学生社团,而这些社团作为具有相同爱好、相同观念志同道合学生组成的小群体,可以说是学生进行社交活动以及共同理念交流的主要场所。学生社团即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对学校教学的有效补充。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社团的分析,来重新梳理两者的关系。
        一、学生社团的概念
        (一)学生社团的出现
        学生社团是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的自由产物,换而言之,随着学校的逐渐发展,其学生社团也会跟随着发展,但从总体上而言,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进行组件的自发性小群体,其不受年纪、专业、院系、年龄等问题的约束,而具体条件根据社团本事来定。此外学生社团会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校园内或是校园外,自主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二)学生社团的特点
        在一些学生社团中,往往会进行一些对外的社团活动来提高社团在校园内的影响力。而社团进行对外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典型的示范作用,以此使其他的社团也相继效仿。此外,学生社团是学生通过共同兴趣爱好的引导所凝聚到一起的团体,其团体中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这就使其社团不仅具备一定的学生受众同时也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来进行相应的文化宣传。
        (三)学生社团的分类
        1.兴趣爱好类。这一类学生社团主要是以相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依赖于相同的兴趣爱好从而进社团的组建。在这一类社团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共同爱好的同学的认可,还能够通过活动来满足自我发展。
        2.科学技术类。这一类社团的主要特点主要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科学创新精神,善于把科学理论与实践进行相结合。
        3.社会公益类。这一类学生社团的主要宗旨是进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通过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帮助,或是对其他人的无偿帮助,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中职语文教育发展现状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边缘化
        在近些年来,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语文教育以及处在了教育事业中的边缘。而我国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确实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但随着语文教学的边缘化,以及学校对于就业率的看重,导致日常基础文化课的课时逐渐减少,而专业技能课的课时逐渐加长。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教学观念不合适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取普通高中的教学方式,此外当教师是刚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时,教师会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产生不理解的情绪。而这就导致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存在了本质的交流隔阂,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和观念,不能以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日常的语文教学,而是需要认清中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基础语文知识较差的事实,从而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依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自身能力,以一种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学生社团与中职语文教学的关系
        学生社团的存在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有利有弊,而利弊的选择则需要看学校和教师的引导方向,如果引导得当则能够趋利避害,从而通过学生社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如果引导不得当则会适得其反,使学生无心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一)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从现有的语文教学中看,语文教学似乎不包括学生的交际能力,其实不然。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交际能力主要包含在学生的读写学习上,而在社团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则体现在日常的交流上。在社团中,学生大多来自学校不同的专业和年纪,因此学生之间会存在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扩展自己的人脉,还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来获得一些为人处世的小技巧。交际能力其本身是个人对于语言的运用以及观察能力的体现,而语言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换而言之,学生在参与社团并在社团中活动时,其语言能力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二)有效的知识关联
        学生社团分为很多种,其种类的差异也会带来一定学习上的差异。例如,处在汉服、古典乐器社团的学生其本身对于古典文化就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文化基础。因此,他们在学习语文古诗词或是近现代诗歌时要比其他学生更加的容易,而且基于对于古典文化的喜爱,这些学生的语文基础也要好很多。这种社团与语文教学之间的有效知识关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对于这一类的社团,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将社团内容引入到课堂中,通过社团活动的展现来让学生对于相关的语文文化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构建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
        学生社团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没有专业的老师也没有专业的指导。学生社团由学生进行组件,因此在内部都是学生。而学生为了相同的兴趣爱好便需要自行的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和了解,以此来加大社团的内容丰富度,从而引进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换而言之,学生在社团中能够不断的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梳理能力,而这些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会被学生潜移默化的运用在语文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这也是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学生虽然语文成绩一般,但却拥有极强的知识梳理能力以及知识总结能力的原因。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背诵与理解是关键点,但对于相关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同样也是关键。以此来看,有效地运用学生社团对于学生来所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的重视已经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同样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思维也是社会所看重的东西。因此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地运用学生社团的性能,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唐云霞.浅议中职语文教学和学生社团的关系[J].教育现代化,2017, 4(31):222-223.
[2]高洪勋.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青年与社会:上,2015(10):147-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