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及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明云娥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9)》中提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探索。由此可见,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小学生数学学习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内容,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明云娥    湖北省天门市实验小学  431700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9)》中提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探索。由此可见,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小学生数学学习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内容,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及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4-01

        引言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整体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的课程。教师越来越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应用现代教学资源,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变得生动活泼,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营造在生活化场景中,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课堂效率也大为提高。然而,在实践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要么是生活化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要么是构造的生活化场景有些牵强。总之,小学数学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进。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
        (一)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解有偏差,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对数学教学生活化重视度有所提高。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在举例说明和验证概念时变得牵强,而且在教学中一般采用语言举例等模式,还是停留在生活化的表象上。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不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生活实践中。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系处理不当
        教学内容是指教材中的内容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补充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生活化的拿捏还是存在问题。数学课本中的案例很多都偏离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看似与生活相关,但是较为抽象,无法利用其作为生活化教学的案例,因此教师应把教材当做一种辅助工具。但是也有少数教师将小学数学教学变得过于生活化,脱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完全脱离了课本进行教学,过度地开发生活素材,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认为生活=数学。因此教师对生活化教学与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导致生活化教学无法更好地开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设置生活化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先设置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进行“数字编码”的教学过程中,我就设计了为帮助学校进行学籍管理,请学生为全校一到六年级各班学生编学号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活化问题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非常高,自然也会更主动地探索,了解编学号要注意的问题。



        (二)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中小学课堂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这些多媒体设备,让其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融入到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去。通过PPT课件的制作,将数学教材内容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情境的开展就会游刃有余。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中,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提前制作好的PPT课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事物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中直观地感受这些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比如地板砖、课桌、国旗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课件展示完后,我让学生通过折纸,用尺子对课本进行简单的测量等,深入领会“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特征。这样的课堂无形中就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得到锻炼,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生机和活力。
        (三)采用生活化教具,降低理解难度。
        数学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指导过程中需要借助辅助教具才能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辅助教具的选择应坚持生活化的理念,从学生身边入手选择教具内容,最大限度降低学生对教具陌生感而带来的学习理解难问题,通过生活化教具的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生活化的教具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合理进行选用,体现了教师数学教学的智慧。例如,学习四年级中关于“周角”的时候,教材展示的是一把折扇,想要利用折扇来展示周角的特征,但是这种扇子已经很少见了,大多数学生不明白这是什么物品,不能很好地理解周角的特征。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就设计了生活之中常见的一种“折纸”行为,让学生用一张白纸反复折叠,然后折叠起来就形成了简易的折扇,在这样的操作下,学生对周角的理解就更清楚了。总之,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生活作为教学依托,加强生活化元素的融入,为课堂注入更多趣味性、实效性的元素。
        (四)鼓励生活应用,培养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应用,告诉他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数学问题,更要善于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数学知识来增进自身生活技能。。在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估算的知识后,我就鼓励学生,今后家里需要购买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的时候,要主动向家长争取由自己负责,先估计要带多少钱,选好商品后,再算算要付多少钱,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帮助父母分担一些生活事务。学生的良好表现肯定会受到家长的表扬,对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不小的鼓励。
        结束语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必须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不断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找到相应的规律,不断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生活化,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方秀岭.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现状与对策探析[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五).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6-38.
[2]谢雪.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研究[N].贵州民族报,2020-08-27 (B03).
[3]刘毅凤.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国新通信,2020,22 (16):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