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杜学城
[导读] 行为习惯培养包含着众多内容,大致可以理解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饮食起居、生活卫生以及为人处事和交往礼仪等众多的内容。行为习惯培养不仅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影响小学生未来品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效融入到班主任管理以及班级活动中,是当前重要教育任务。

杜学城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中心小学  山东  济南  250115
【摘要】行为习惯培养包含着众多内容,大致可以理解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饮食起居、生活卫生以及为人处事和交往礼仪等众多的内容。行为习惯培养不仅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影响小学生未来品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效融入到班主任管理以及班级活动中,是当前重要教育任务。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行为习惯;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2-01

        前言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但是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本身自主控制能力较差,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中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如何合理开展班主任工作有效渗透行为习惯教育成为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拓展教育思路,渗透习惯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成为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也要不断的融入班级管理中,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首先要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
        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当前身心发育现状入手,班主任老师与各学科教师进行细致沟通,将行为习惯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高年级语文教材内容,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语文课堂中。例如结合口语交际课程“制定班级公约”等课程内容,将课堂听课习惯、作业习惯以及班级生活习惯等融入到班级公约内容中,通过行为规范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的意识到行为习惯培养要与日常的学习与生活有效融合起来。再者,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行为习惯培养优势,将德法课程与班级管理有效结合,为班主任工作提供良好的素材,从而丰富班级管理内容,发挥更加明显的育人功效。
        其它学科的德育教育功效的发挥也需要班主任老师与任课老师一同制定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策略,为学生创设更加便利的活动平台,以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丰富教育方法,多样培养习惯
        (一)榜样力量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榜样的力量,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孩子们虽然年龄有所增长,但是依然需要教师和家长树立榜样的力量,以此来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日常教学、班级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力量。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避免一些不文明的用语,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于暴力的行为出现。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怎么画,孩子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未来。家庭生活中,家长要用行为去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如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节约用电用水、珍惜粮食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家庭生活开始,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持之以恒
        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见到成效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见识,家校合作则成为学生保持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措施之一。家校联合制定一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则,家庭学校共同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学习习惯,家庭生活中同样要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首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孩子能够聚精会神;再者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也需要家长为孩子创设温馨的环境,坚持上学日与休息日同样的作息,久而久之养成生活好习惯;一方面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第二天的高效学习,一举多得。
        再者,劳动习惯也需要学生每天坚持,每天收拾自己的书桌、自己的床铺、衣服保持干净整洁;每天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保持干净、整洁的家庭卫生环境等等;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投入到卫生活动中,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家庭劳动人人有责,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劳动好习惯。
        三、组织班级活动,高效培养习惯
        班级活动的组织能够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比如主题班会,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的能力有所提升,以“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标兵”为主题,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整理故事材料,设计班会主题,给学生充分自主发展空间。通过搜集整理良好行为习惯小故事、文明礼貌故事等一些主题小故事,或者创编自己的主题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出来,或者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搜集、整理、创编、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益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对我们学习、生活的积极作用,从而能够更加主动的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小学高年级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将行为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活动、家庭生活以及班级活动中,多维度创设积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有效推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保持,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芳.基于“谨”“信”谈如何用《弟子规》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J].情感读本,2020(12):16.
[2]张爱霞.细微见真知班会形式多样化——探索小学班主任“微型班会”的策划策略[J].新课程,2020(13):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