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队会课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周继刚
[导读] 小学所开展的队会课,其目的在于对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促使其能够始终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与学习,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小学队会课开展现状展开分析,并视为切入点,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小学队会课形式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做出深入、细致的探讨。

周继刚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莲湖小学  746000
【摘要】小学所开展的队会课,其目的在于对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促使其能够始终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与学习,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小学队会课开展现状展开分析,并视为切入点,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小学队会课形式的改革与创新策略做出深入、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队会课;形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43-01

        前言
        德育教育在小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存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想要达成德育教育所规定的目标,开展队会课是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有效对小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修养、综合素养做出培养。而只有不断创新、改革小学生中开展队会课的方式、方法,才能够真正保障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一、小学队会课开展现状
        (一)主题随意
        现如今,在开展队会课之时,其内容主要是总结上一周的情况,缺乏较为明确的主题。虽然当前绝大多数的小学校园要求教师确立本学习的队会课规划,但是,普遍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很少遵循规划开展。除此以外,大多数的小学校园并没有制定引导性、明确的队会课纲领,也没有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征作为依据,来对队会课的教育目标做出明确[1]。长此以往,造成队会课的开展缺乏目的性、安排过于盲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学生参与度低
        首先,在内容方面,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小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其中,也无法与队会课产生情感共鸣。其次,教师一直将自身放置于主体地位,造成小学生参与队会课的主动性较差,进而降低参与的积极性。如此,会导致队会课无法取得应用的成效,久而久之,学生与教师都不再重视队会课。
        (三)教育作用落实不到位
        教育工作存在明显的特性,例如:反复性、连续性,在开展队会课的过程中,想要向小学生传达的思想及观点,必须要在后期中得到不断的强化、夯实,才能够保障小学生逐渐养成正确价值观。但是,纵观现下的队会课,只是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在结束队会课后,教师普遍认为已经完成教育工作,没有跟进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如此,即便队会课开展的十分精彩,事后也没有体现真正的作用。



        二、小学队会课形式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全面了解小学生
        教师想要更为有效的对小学生展开队会课,就必须要深入、全面的了解小学生个人情况,通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倾向做出详细的了解。
        教师应该对小学生个体做出了解,其中,主要包含其成长经历、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
        这些都是开展队会课的出发点以及突破口,同样,也是教师进行队会课的关键依据。教师通常可以通过信箱、周记、QQ、微信、调查访问、组织活动、个别咨询或谈话、日常观察、研究小学生档案资料等方式,对每一位小学生的情况做出了解。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兼并的队会课形式
        在开展队会课期间,可以将多样性、综合性、实践性的队会课形式展开设计,促使小学生能够提起参与队会课的兴趣。例如:可以将一些队会课放置于校园外,组织小学生前往一些具备教育意义的场所,如在烈士陵园中学习到英雄前辈的英勇奉献精神,进而更加敬佩先烈;在敬老院中懂得如何照顾老人、爱戴老人,进而树立起尊敬长辈的思想;在孤儿院中帮助小朋友,与小朋友共同玩耍,进而了解团结友爱的重要性。并且,在队会课结束之后,向教师、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心得体会,树立起更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也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减少理解偏差的发生,并且,保证小学生能够对队会课的最新精神要旨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并且在队会课中养成综合能力、思想意识,推动小学生将来的健康、良好发展,提升队会课举行效率。
        (三)开展主题式队会课
        一堂良好的队会课,必须要具备明确的主题以及良好的互动,才能够确保小学生积极参与至其中。通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户外课堂、讲座、歌舞会、辩论会、比赛等形式,并且选取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队会课,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激发参与的兴趣、热情,从而积极、自主的加入到队会课当中。
        例如:教师可以为小学生选取“有一种自豪叫做红领巾”的队会课主题,并且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开展;或者选取“我们该不该日行一善?”的队会课主题,并且通过辩论会的形式开展;选取“我爱民族舞”的主题,并且通过歌舞会的形式开展。通过明确主题,能够促使小学生在队会课中掌握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通过形式的多样性,能够促使小学生激发参与队会课的积极性、自主性,实现队会课的良好开展,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结束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而言,队会课的开展,是确保小学生能够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必须要引起相关教师的高度重视。而通过改革与创新队会课的形式,不仅能够真正发挥出队会课的真正作用,同时,能够实现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综合素养的养成,充分体现队会课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碧玉.让小学班队会课多彩律动起来[J].考试周刊,2018(32):33-33.
[2]黄建捷.班队会课活动形式应通俗、简单、朴实[J].小学教学参考,2019(09):11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