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生作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龚婕
[导读]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道难题。聋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接触的绝大多数是不懂手语或懂少量手语的正常人,要想与他们进行熟练而正常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求,主要依靠文字表达。文字表达是聋生和正常人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聋生一辈子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多积累、多交流、多练笔等方法提高聋生的写作水平,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龚婕    贵州省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
【摘要】在聋校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道难题。聋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接触的绝大多数是不懂手语或懂少量手语的正常人,要想与他们进行熟练而正常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求,主要依靠文字表达。文字表达是聋生和正常人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聋生一辈子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多积累、多交流、多练笔等方法提高聋生的写作水平,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聋生;作文教学;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11-02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指导聋生作文是一道难题。聋生从小在没有语言、没有声音的环境里慢慢长大,对语言的接受能力很低。汉字是音、形、义结合体,而聋生只能把形、义相结合,所以聋生要想独立完成一篇通顺的作文很难。但是聋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接触的绝大多数是不懂手语或懂少量手语的正常人,聋生要想与他们进行熟练而正常的交流,主要依靠文字表达。文字表达是聋生和正常人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工作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因此培养聋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聋生从写完整的句子,到能写一段通顺的话,再到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最后把自己的意愿表达得准确生动呢?通过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积累字词拓展句子,丰富聋生语言能力
        学习写作文要注重多渠道的积累字词,有了丰富的字词,聋生才能准确、生动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聋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文字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
        (一)引导聋生从课文中积累字词句。
        字词句的积累应根据课文的内容分类进行,如写人的文章,可边读边勾画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词句;写景的文章,可摘录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词句。如:全日制聋校实验材第五册第五课《小八路》,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初读时指导聋生图文对照,抓住“身上穿什么,头上戴什么,脚上穿什么,胳膊上还有什么”等描写外貌的词语进行积累;初读第十课《到海边去》时,可以引导聋生积累描写海的词语“蓝蓝”,描写海浪拟声词“哗哗哗”,描写贝壳的词语“各种各样”等。通过分类积累,既感知了课文的美妙之处,又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深入学习课文时,教师可用换、添的方法,拓展聋生字词的积累,如教学《小八路》外貌描写时,在初读的基础上,联系聋生衣着实际,用“换”的方法,说说某某同学“身上穿什么,头上戴什么,脚上穿什么,什么地方还有什么”。也可以“添”,说说某某同学“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什么,头上戴什么样子的帽子,脚上穿什么颜色的什么鞋子”等。
        复习巩固时,还可以通过抄写、听写、背诵、造句等方式巩固学过的字词句,既强化了知识的积累,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
        阅读是手段,积累是目的。聋校的阅读教学,是从看图学词学句发展到“课文”的,它借助插图理解语言文字,发展聋生观察图画的能力、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师生之间常常因为手语的局限性,而无法准确地表达字词句的意思,甚至于老师的解释和聋生的理解发都会发生偏差。手语经常以一两个概念、颠倒代表词语的顺序才得以直观地表达整个句子的意思,导致整个句子缺乏完整性,同时又打乱了语法顺序。作为特教老师,该怎样指导聋生在阅读中积累字词句呢?
        1.阅读中指导聋生写好读书笔记。
        [1]“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老祖宗们留下的老规矩,如果没有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诗书眼前过,真知脑后丢”是屡见不鲜的,所以阅读中要求聋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记录:书名、作者、读书的时间、不认识的字词、喜欢的句子等等。当阅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时候,可以记录更深层次的内容,如:书名、不认识的字词及困惑、喜欢的字词及原因、读后感等。
        2.批改、督促读书笔记,批改中以鼓励为主,激发聋生做好读书笔记的兴趣。
        3.鼓励聋生大胆地、有选择性地用手语进行阅读。
        阅读活动中,鼓励聋生大胆阅读,感受文章的魅力。同时要求聋生回读读书笔记,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知识的积累,揉入到自己的语言中、作文中去。
        4.如果是聋生自己的书,当阅读能力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对于自己喜欢的美文美句,鼓励聋生用铅笔在书上进行圈注,勾画,甚至于写上自己的感触,也可以先看,再圈注、摘抄。
        二、加强聋生口语交际,提高表达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聋生手语表达、文字表达中,语序颠倒的现象很普遍,加强聋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有很大帮助。
        (一)抓住教材,对聋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聋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语言的,他们在零基础上开始学习语言,语文课就是聋生学习语言的第一课堂。[3]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里,都精心编排了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和形式,课本里有说句子练习、看图说话练习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口语交际场景,引导聋生有序地观察图画(图画比较直观,符合聋生的认知特点),帮助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鼓励聋生大胆的想象,激发聋生踊跃欲试的兴趣,教他们说通顺的句子,讲完整的话,有计划的培养聋生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抓好朗读、背诵、复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与交流,培养聋生语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能清楚的做出文字表达奠定基础。
        (二)日常生活鼓励聋生大胆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聋生说不出也听不到,语言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了思维的发展。日常生活是训练提高聋生口语表达的好时机,是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过程,也是反馈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要教聋生会看、会说,给聋生以知识的启迪,情感的陶冶,促进聋生思维发展,使语言和思维和谐统一。鼓励聋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生活交流,提升表达能力。
        如:低年级的聋生能说清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里成员、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学校名称等,在说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聋生口语交际时的表情和手语表达,给予适时指导。
        三、培养聋生随笔小记的好习惯,把手语表达与文字表达相结合
        聋生通常表达的是不通顺、不完整、具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如:“你慢慢吃”表达为“吃慢慢”、“妈妈摘桃子给我吃”表达为“妈妈去摘桃子,妈妈给我吃”、“我的手机已经欠费,不能玩QQ了”表达为“我不QQ,我的手机欠费”等等。要想提高聋生的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随手小记是不错的方法。一是聋生随身携带交流小本子和笔,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要写出来;二是每天一篇短小日记;三是教师要做好指导和批改工作。
        刚开始,每天的内容几乎是:
        A:  名字叫什么?(你叫什么名字?)
        B:  X X X      (李小明)
        A: 家哪里?     (你家在什么地方?)
        B:  x  x。     (兴义)
        A: 有人几个?   (你家有几个人?)
        B:  4             (4个人)
        小日记也是大同小异的流水账:
        起床后,小同学帮助穿好衣服,就去饭吃。做作业上课完了,吃饭完,去睡觉了。(我起床以后,帮助小同学穿好衣服,就去吃早餐了。上课的时候我们做作业,放学后大家吃完饭就睡觉了。)
        首先,为避免内容的单一性,练习中结合实际定一个大概交流方向。如:
        A:我是(xxx),是(xxx)班的学生,你呢?
        B:我是(xxx),读(xxxx)年级了。
        A:你喜欢吃什么?
        B:我喜欢吃(xx、xxx、xxxx),你呢?
        每个聋生情况不同,喜好不同,所以写出来的随笔内容就慢慢地丰富起来了,既理清句子思维,又提升了表达能力。
        其次,理清句子思维,还可引导聋生在句子中拓展。如:
        (谁)喜欢(干什么)
        我喜欢吃雪糕。
        (xx)喜欢(xxxx)。
        通过大量的练笔,培养了聋生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思路得以开阔,写作能力也就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引导聋生分析题目,理清思路
        要想提高聋生作文能力,除了培养他们阅读能力,积累丰富的字词句外,还必须进行作文技巧的指导。首先指导聋生学会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说审好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每次统一改卷的时候,很多聋生写作文跑题,这是聋生弱势之处,同时也反应出作文教学中对审题的忽视。如:《我的妈妈》和《妈妈笑了》两篇作文,都写妈妈,但需要反映出来的重点不同。首先,《我的妈妈》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可以通过妈妈的外貌、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一两件事情,把妈妈的形象写活,让读者通过这篇文章就知道这位妈妈的样子;《妈妈笑了》是则一篇写事的文章,需要通过一件事情说清楚妈妈笑的原因。聋生学会了抓住题目的重心进行比较分析,就不会写偏题、跑题。
        其次,形成框架,理清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就了理清文章思路的基本功,会一辈子受用不尽。聋生由于受到听力的影响,读一篇课文经常抓不住要领,写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教学中要引导聋生理清思路,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或最后写什么。如《妈妈笑了》,除审题外,还要引导聋生分析思路--先写妈妈什么时候笑了,再写为什么了,最后写“我”内心感触。
        五、注重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引导聋生在反思中成长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教师在评价、批改聋生作文时要用放大镜去发现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用显微镜去寻找不足。以鼓励为主要评价方式,提高聋生整体水平。哪怕只有一个词语用得准确、有一句话比较通顺、再或许读明白了作文想要表达什么,都是值得鼓励与表扬的,最后再选出两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通过“老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反思”进行修改。
        总之,聋生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的方法也还有很多值得探讨。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学习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多积累、多交流、多练笔,聋生才会善于文字表达,交流也就变成一件轻松快乐的事,蜗牛也在慢慢地前行。
参考文献
[1]徐特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主席的老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语文课程标准》M
[3]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参考书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