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游戏,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尹荆平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教师们应该从课堂出发来提高小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的个人兴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数学教师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兴趣可以刺激学生们的大脑处于一种兴奋的工作状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

尹荆平    广安市广安区北仓路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教师们应该从课堂出发来提高小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的个人兴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数学教师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兴趣可以刺激学生们的大脑处于一种兴奋的工作状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趣味性课堂 趣味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205-01

        老话说的好,兴趣是人类最好的教师,在当今这个人人都重视教育的年代里,夸张点说,学生们对那一科的学习科目有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在这个科目的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想办法来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广大小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产生自己的兴趣,只有通过这样的办法,才能激励学生们主动自觉的去学习书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们如果想要提高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质量的话,就要以培养学生们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阶段,教师们培养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本篇论文将会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谈一谈对于提高教学兴趣的方法。
        一、从日常游戏出发,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小学生们只有对一件事物产生了自己相应的兴趣,才能够去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并且能够主动的去思考,从而使这件有兴趣的事情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最终完成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在小学教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们不仅仅要让学生们理解课本上的理论数学知识,还一定要去指引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研究表明,在小学学龄段,小学生们的自我洞察能力是对学习数学有关的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对细微事物的仔细观察,才能够透过这个事物的表层,看到实际的内容。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只有自己发现了数学的规律,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学上的理论知识内容。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数学课堂的教育,都是老师们与学生们一种互相互动的教育过程。在教师与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学生才是一节课的主人公。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们往往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用自己的语言去讲授相关的数学内容,但是这样的方法在面对年龄小的小学生们的时候是不可取的。处在小学学龄段的学生们正处在一个积极活泼的年龄,如果用枯燥乏味的话语讲解稍微枯燥的知识点,只会让小学生们从内心里产生不愿意学习的反感与抵触的厌学情绪。尤其是遇到那些不太好理解的较为抽象的数学内容的时候。习惯于运用具体思维的小学生们,对于相应抽象的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如果想要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话,就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课堂中的趣味性,以及将抽象思维转化为直观思维的能力。


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信心,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教师比较具体化的讲解,或者将抽象的内容游戏化,真切的感受到该抽象知识点的知识内容,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数学,充分的掌握数学的教学效果。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比较发达的时代里,多媒体教学设备被广泛的运用到小学教学的课堂中来。教师们通过游戏或者多媒体的方式将学生们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加真切地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们通过教师在多媒体课堂的引领下,开始产生兴趣并主动的思考,这样可以使整个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们思考的学习基地。在上课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们要给学生们一个缓冲的机会,让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和自主思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及时的发现遇到困难的学生并给予自己的指导,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学生们在课堂中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是班级同学的合作,甚至是老师细心的教导。从而获得了数学知识,增强自己学习数学的学习能力。
        二、将小学课堂的实践游戏教学环节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的海洋里充分遨游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广大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数字化设备与课堂的结合,从而来增加整个数学教学阶段的系统性,与此同时,教师们还要重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游戏操作的教学条件。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如果教师们仅仅是运用语言或者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讲解,不给学生有动手的机会,这样只会让学生们对知识只有一个片面的了解,无法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知识中蕴含的内容。只有让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充分的感知数学知识,才能够让学生了解真正的数学理论,并且提高相应的数学能力。而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是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探索的欲望的。教师要时时刻刻的培养学生们对于学习式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将数学知识融合到现实生活中来的能力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是要以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为学习主体,广大教师们要认识并且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个学习特点,来创建一些让学生们喜欢动手参加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这一科目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们还要不断的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们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下,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当学生们一旦体会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的。
        结语:
        以上的这几个观点就是本篇论文的主旨,希望这些方法可以有助于广大教师们,增加小学教学课堂上的趣味性,以此来帮助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与思考。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积极发言的能力,能够优化数学课堂,使得数学课堂具有比较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可以快乐高效的去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严平华.以趣促效,展别样课堂——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70。
[2]朱赛荣.电教寓教堂课堂更出彩——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堂中的有效运用[J].文理导航,2012(26):31。
[3]浅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的培养[J]. 李志玲.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7(Z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