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贾亚丽
[导读] 生物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文章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切入点,简单分析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良好发展。

贾亚丽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第二中学  山西  运城  044400
【摘要】生物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教学中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文章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切入点,简单分析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物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98-01

        1 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枯燥
        虽然几乎每个高中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形式却较为单一,无非是做成幻灯片,偶尔补充一个小视频。这种教学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学中,教师还经常补充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1.2 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当前,很多高中生物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与本节相关的生物理论知识,课下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进行消化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习只有死记硬背,没有具象化的理解和认知。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学生自身是完全不具备生物核心素养的。
        2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掌控氛围,激活全班生物学习氛围
        正如世界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言,参差多态是幸福人生的源泉。对于生物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秉持这样的教学原则,不能够仅仅使用一两种刻板的教学手段,那样只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状态日益萎靡不振,教师必须要丰富自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教师的丰富的教学方法的推动下,释放自身的生物学习活力。引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品味到探索知识的快乐和刺激感,不应该把学生局限于教室内,而是应该然让学生能够前往生物实验室去自行学习和探讨生物知识,根据严谨、细致、扎实的实验操作,逐步得到生物学的真知。
        2.2 以社会生活为视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是在对生物学认知的基础上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承担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生物和生活紧密相连,高中生物教学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构建开放式生物课堂,使学生从生活中探寻生物知识、生物规律,并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例如,在对“免疫调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疫苗接种、艾滋病、扁桃体发炎等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对免疫调节这部分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艾滋病这一实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艾滋病宣传海报评比,使学生在对免疫调节这部分生物学知识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2.3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物选修的《基因工程》一书中讲到了生物克隆技术以及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生物科学技术。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 克隆技术现在都应用于哪些方面呢?克隆技术对我们的社会道德发展是有利吗? 然后通过讲解告诉学生,克隆技术的应用首先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我们学习生物不是为了破坏我们的世界或者造成社会伦理道德失衡,而是为了研究生命科学技术,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生物科学技术的探究以及实验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和文明。
        2.4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存在着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教师如果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性知识一味地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深刻理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践巩固生物学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在实验活动中设置一些任务和问题,使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另外,应该将探究式教学方式融入和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对于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促进学生开拓思维、创新思维的转变,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5 以人为本,学生应处课堂中心位置
        高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过程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主动性,归根结底,学习这件事的真正主角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师应该做好自己的辅助性的教学工作,让学生明确自我的学习主动性地位,从而能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发酵和发酵技术的时候,应该使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尽管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够把制作果酒和果醋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尽收于眼底,但是教师不能够营造唯结果论的教学导向,应当使得学生能够重视研究过程胜过重视研究结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考力、创新力、探索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当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时,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极为重大的帮助和促进意义。回归到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学生应该熟悉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了解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了解每一步的内在的用意,并且能够在完成了每一步的实验后,再把整个实验步教骤汇聚起来,体会本实验的严谨性、周密性和规范性,从而能够在日后自行设计实验的时候,秉持类似的原则,做到万无一失、周详得当。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在成为生物课上的主导者的同时,真正参悟透彻实验中的每一步,从而使自己在生物学习中居于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使其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生物,并且能够真正学好生物的学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培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务必在教学中务必要积极改善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海云.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114-115.
[2]景延慧.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5.
[3]关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