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张福德 董成
[导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的深入推广,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大亮点。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作业中,不仅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迎合了学生的现代化生活习惯,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查阅学生作业,对于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

张福德  董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作业的案例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126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的深入推广,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大亮点。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作业中,不仅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迎合了学生的现代化生活习惯,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查阅学生作业,对于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作业;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93-01

        近年来,教育部门提出了信息化教学模式,为教育事业的信息化模式提供了实施途径,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大大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教育事业中,成为了广大知识传授者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多媒体、微课视频、班班通、班级优化大师等已经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体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许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生作业存在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容易受时间空限制,家校沟通不畅等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作业形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作业的兴趣,提升作业的实效性,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促进家校共育。
        一、运用信息化软件,组织学生自练自测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的信息化软件被研发了出来,不仅包括方便我们日常生活、交流的软件,同时也包括了多种多样的学习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信息化软件,组织学生展开自练自测的作业活动,构建多元化的数学作业形式。
        例如,笔者为学生们整理、提供了信息化的学习软件,其中包括“作业盒子”、“一起作业”、“不懂就问”等应用软件,让学生择优使用,课下及时展开自练自测活动,这样的习题练习活动有效打破了传统作业形式的束缚,提升了学生作业的兴趣,增强了作业的实效性。此外,信息化软件中的知识内容全面、资源丰富,涵盖了小学各年级的所有数学单元知识点,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做题活动中锻炼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快速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
        二、运用微课教育资源,合理渗透课后复习作业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逐渐被广大知识传授者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微课有着资源丰富、灵活、多样,以及不受时间、空间等方面限制的特征,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将微课方式融入于课堂教学中,还应重点发挥出微课方式的特点,合理渗透于课后作业中,拓展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知识巩固。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教学之后,笔者整理了相关的微课教育资源,在微课视频中有详细的讲解,并融入了让学生画出平移图形、轴对称图形、总结平移概念等相关的问题。笔者及时将微课视频资料上传到了线上教学平台上,让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巩固本节课程的重点知识,同时要求学生们总结、回答相关问题。如此,笔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拓展了微课教育资源,并合理渗透到课后作业中,打破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消化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出了微课教学的优势。
        三、运用信息化软件的大数据功能,反馈学生的课后作业效果
        互联网传感器源源不断的产生大量的数据,构成了大数据的来源,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大数据的存储、分析与处理。在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之后,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软件的大数据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后作业效果。
        例如,在学生自练自测、课后作业完成之后,笔者会及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查看结果,并且通过信息化软件自带的大数据功能,及时将习题的难易程度、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答案的对错等问题反馈回来。笔者将收集到的练习情况及时上传到微信群、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上,让学生有目的的自查自纠。如此一来,笔者很好的借助信息技术软件的大数据功能,反馈了学生的课后作业效果,并且让学生及时掌握到了自己的作业情况,引导学生在以后的课后作业中避免同类的问题产生。
        四、应用网络技术渠道,优化作业设计
        将网络渠道应用于教育事业中可以不断拓展资源,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渠道的优点,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合理应用网络技术,根据大数据功能反馈的学习情况,不断优化作业设计,转变以往单一化的数学作业模式,提升学生的作业兴趣,并不断拓展网络教育材料。
        例如,在进行“克和千克”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网络化渠道,整理了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500克的盐、10千克的大米等等图片,配以相关的图片出示了生活化的作业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联想,并且结合课本教材中所掌握到的“克、千克”等知识展开练习,从而优化了作业的设计。
        总而言之,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于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软件,优化作业模式,增强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同时避免无效重复性的作业出现,减轻学生的数学作业负担。鉴于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方式的特点,从多方面出发,全面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体验,拓展作业资源、形式、内容等,进而从整体上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满长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0):34-35.
[2]张小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115-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