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
中铁五局集团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
摘要:当前,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多种多样地形结构、城市线路规划、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地铁施工并不是简单片面的施工流程,需要应对突如其来的挑战进行实时调整,创造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同时还要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措施的不断更新。鉴于此,文章针对地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策略
1导言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引进、创新、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还应加强在工程作业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安全意识和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责任感,地铁工程安全关系着人们的生命,施工人员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
2当前地铁施工常见技术
2.1明挖法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工程建设中,明挖法是极为典型的方法,需要得到宽阔施工场地的支持,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场地足够宽阔时能够安排大型机械作业。明挖法施工中的基础工作为设置基坑围护桩,再完成基坑开挖作业,特殊情况下可增设加固措施以免出现基坑变形现象,再由底部开始逐步向上设置框架结构。
放坡开挖技术。在施工现场较为开阔的环境中具有适用性;连续墙支护技术。施工中以液压抓斗成槽最为关键,部分情况下也可选择切削轮式设备,在其支持下完成槽作业。所设置的连续墙总体质量较好,在有效承受荷载的同时还具备隔水效果,此技术在松散地层中可行性较高;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挖孔作为此步骤关键环节,可采用人工挖孔方式或着机械钻孔;关于支护作业,较为典型的是双排桩与混凝土连梁相结合的方式;土钉墙支护技术,基于机械钻孔的方式在施工现场钻适量孔,随后向其中置入钢筋并注浆,从而形成完整的支护体系;锚杆支护技术。钻进成孔后向其中置入钢筋(部分情况下也可放入钢索)后再对该处注浆,检验该处强度情况,满足要求后与桩墙进行拉锚,此方法在高边坡施工环境中应用效果较好。
2.2浅埋暗挖法
此类施工技术是对新奥法基本原理的沿用,借助于先柔后刚复合式衬砌新型支护结构体系,在初期支护阶段,重点将全部基本荷载设计承担下来,二次模筑衬砌则起到了良好的安全辅助作用。为收获相对理想的施工目的,保证地铁建设的更加顺利,应该对各个施工环节合理的把控,同时结合浅埋暗挖法的实际运用技巧加以分析,保证其具体的利用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
首先,浅埋暗挖法重点是运用至第四纪软弱地层,通过正台阶法和单侧壁导洞法等落实具体的建设行动,在地铁项目建设阶段较为常见。竖井是地铁项目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竖向坑道,也可视为一条重要的通道,关系着隧道的出渣以及进料,同时为人员的出入提供便利。竖井的设置阶段,应该重视其基本的位置,分析断面的形状和尺寸等,了解相关的要素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其次,重视对超前预支护工作的关注度,保证其真正地发挥出理想的支护效果,以免后续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超前预支护涉及内容较多,操作过程较为烦琐,在管棚以及超前小导管注浆的阶段,需要重视效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以此为后续工序的开展清除障碍。还应对超前预支护的围岩条件加以分析,做好合理的判断与分析,保证更好地维护相关的工作顺利落实。最后,在施工阶段,还应该重视合理措施的采取,适当地减少回弹料以及粉尘的出现,同时保证喷射面的平整度,为后续施工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喷射混凝土的时候,应该注意此项工作需要在开挖完成后的4个小时内完成,避免围岩变形影响到整个项目质量。
3地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策略
3.1健全与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
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是确保地铁施工项目高效安全进行的必要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促使这些法律法规能够涵盖地铁施工工作的各个细节,帮助施工管理人员以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客观实际的方式来制定管理与运行机制。此外,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施工管理部门,从各个方面强化对相关施工工作的管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当更加重视管理人性化,要将包括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技术管理、绩效考核、可持续管理等诸多要素考虑在其中,不仅要保障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也不应忽略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安全培训工作。最后,还应当进一步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将施工工作的权责细化到个人,从而让施工人员更加自觉地遵守相关规制。
3.2改善施工工艺
对于地铁施工技术要做到不断优化和更新,保证地铁施工更好地执行。随着建筑施工工程开始进行,其相关施工经验积累增加,施工中的问题也开始不断凸显,而地铁施工多是在之前施工的研发基础上,为了强化地铁施工技术控制质量,相关单位应该积极引入新技术,在企业内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对施工新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并给予专项小组相应的经费,引进国内外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在施工工艺与技术管理中,还应当做好人才的技术储备,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职能,从科研项目中汲取更多先进的地铁施工技术,加以研发,为实际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知识保障。
3.3强化地铁质量监督
该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监管制度,调派专业技术人员,并依照国家相关技术指标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查审核,督促施工单位安全作业,同时,对于违规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要坚决依法处办,杜绝安全隐患。其次,企业内部应当严抓质量管理,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阶段,技术人员都必须对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进行监督,坚决惩处违规操作、私利买卖现象。
3.4施工环节管理
地铁施工过程中,挖掘技术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目前我国盾构和TBM技术几乎在所有的地铁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各地区地质结构组成、地势、地下建筑等因素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内外全新的挖掘技术进行创新、吸收和改善,如在重庆6号线的建设中,由于地下岩石较多,应用了敞开式的TBM技术进行挖掘,不仅提高了速度且对环境影响较小。在施工环节中,有的分项施工工程容易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一部分分项工程,必须加强其技术管理工作。根据施工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对施工工艺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鉴于工程的创新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材料和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在施工开始前,对其可行性研判,必须采用安全有效的新工艺,不能盲目追求新、求快。另外,很多施工材料是成品或半成品,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该材料进行严格的技术检验,如果未能达标,应拒绝其进入施工现场。在管理制度方面,应明确项目任务和负责人,做到责任到人,及时处理。
3.5文明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建委创建的文明安全工地的具体标准以及要求完成相应的施工,要保障其施工的安全性和文明性。施工场地、施工围墙以及出入口等一定要清洁,整洁,保证道路的畅通化,与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具体规定以及标准相符合。关于机械设备,需要经常性地进行保养,这样就可以使其噪声大大降低,避免附近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
4结束语
总之,地铁工程建设关系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在地铁施工工程管理中,需将技术水平与施工工艺的完美结合,在主要施工控制问题上要提高重视,优化地铁施工工艺和技术,引进相关人才,提升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素质,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施工情况,优化地铁施工的控制效果和质量,确保地铁施工顺利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于锟.地铁施工技术控制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46-47.
[2]江鹏.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12):147.
[3]毕文东.做好地铁施工的技术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6):164+166.
[4]杨勇.地铁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11):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