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1期   作者:王守胜
[导读] 在建筑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是工程项目的质量能否达标、
        王守胜
        滕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滕州  277500
        摘要:在建筑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是工程项目的质量能否达标、时间能否按时完成、成本是否会超出预算的关键。当前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非常热门的技术,但是在建筑行业中,对于此技术的使用效果仍然有待提升。因此,本文以当前热门的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支模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反思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提升应用效果,获得质量更高的建筑成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建筑物在空间和层数上的追求,在建筑工程中会较多地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在较高的位置架设水平混凝土模板,构建一个相对高水平的支撑体系,满足高结构、大跨度设计类的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为了更好地推广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各道施工技术要点,注意施工细节,为建筑施工的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1高支模施工事故的原因分析
        1.1技术原因
        支架是一个建筑物的基础部分,是支撑起建筑物的最关键的地方。高支模施工过程当中经常因为支架设计不够合理,不能适应各种施工情况的需要,导致支架坍塌。支架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技术不过关,对于支架的安装知识了解不够,也是诱发事故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安装起来的支架就会出现不牢固的问题。如果安装不牢固,就会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支架安装不够牢固不是支架本身涉及的技术问题,而是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的施工技术问题。施工工人是施工过程当中的主要参与者。如果施工工人技术不过关,就会产生施工安全隐患。
        导致高支模事故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因就是承重考虑不够问题。由于高支模的具体的承重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导致使用之后,对使用者造成威胁。
        1.2管理原因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是施工行业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绝大多数施工行业的技术工人都认为胆子大些有好处,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所以对于一些安全问题经常忽视。再加上施工场地规模庞大,负责人很难做到对每个人进行安全管理与监督,容易出现一定的施工事故。监理单位严重失职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因。如果说建筑行业要想实现平稳发展,必须要对建筑行业进行一定的行为监督与规范。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有时候虽然能够发现现场存在问题,但是不能及时出台一定的文件进行规范和管理,这是高支模出现问题的管理因素。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明确设计要求,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基础地基进行实地考察,将施工团队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位,随时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督促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现场管理。此外还要确定立杆间距,轴线位置,放置两位置线及水平标高等。清理施工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会出现的障碍物,预备好剪刀撑确保模板剪刀撑的连续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障碍物无法避开的现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剪刀撑断开的距离,在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最重要的要检查高支模的安全性,相关技术人员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对高支模进行检修,保证现场技术交底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后续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2.2外框架梁柱施工
        在高支模安装的过程中,外框架梁柱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密集,因而其施工较为困难和复杂。在有限的施工空间内,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必须安排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采取逐层施工方式循序完成。实际施工时首先要科学合理设置梁体位置,结合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采用泵送法分段和分层连续浇筑,自梁中端向两边依次进行;浇筑完成后,在确保浇筑质量的情况下需要调整支柱横梁下方的水平拉杆,使其顶部位于主体的两面,确保脚手架和层面的梁柱水平连接,并且连接稳固有效,使高支模结构能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2.3高支模的安装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良好运用而言,首要工作就是要做好安装工作。在高支模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安装之前要做好高大模板支架的检查工作,并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确保高支模安装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要做好回填阶段的工作,做好回填阶段的压实度,避免因为回填阶段的失误而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要对所运用到的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如若材料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变形、生锈或长度不合规格等,则不能对其进行运用,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使用质量较好、性能较高、符合规格的材料;最后,要在浇筑混凝土方面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一方面要根据设计方案以及施工现场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工作,另一方面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的质量。
        2.4混凝土浇筑施工
        模板与混凝土施工具有很大的关联性,浇筑前,首先要检验混凝土原材质量,确定合理配比,其次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按照浇筑的流程进行施工。对于梁柱不同的施工部位要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例如墙柱和梁板需要分开浇筑,先浇筑墙柱,待混凝土养护到强度达到70%后再依序完成剩下部位的浇筑作业,并且墙柱由于高度原因需要按照每500mm一层的厚度分层浇筑,上下层要控制好浇筑时间,且柱还要进行二次浇筑,全面保证凝结强度。为保证浇筑质量,在整个浇筑过程中要做好技术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严控施工材料质量,严格把控技术要点,保障振捣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控制好浇筑的高度以及速度,避免漏振或者过振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品质达标。
        2.5楼面支顶安装
        在高支模的施工过程中,楼面支顶的安装技术也非常重要,需要秉持着认真负责且慎重的态度,了解楼面的水平标高,对梁和轴线进行放线。接下来,将门式脚手架沿着纵梁放置妥当,固定好脚手架的两侧,将其锁紧之后再进行安装,从而保障上下两层的立柱位于相同且稳定的垂直中心线。并进行调平与对直矫正。最后再将收层门式脚手架安装妥当。
        2.6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高层主体施工提供辅助力,因此在完成任务后需要进行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标准且经过质量验收后,经审批确认后方可按照拆除方案有序进行。拆除前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警戒,防止高空坠落事故,也避免钢管等主构件砸伤建筑主体;拆除时要遵循先支后拆、先板后梁、先非承重后承重的原则,并且要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上到下的顺序;模板要一次性的全部拆除,拆除时要避免较大的振动和撞击,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因此要先松动模板的顶托,并拆除胶合的模板,逐步拆除支顶架直到全部拆除完成;拆下后的模板要按照规定妥善处理,先进行清理,检查构件和模板的外观和性能状态,对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按照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存放,对质损件进行维修处理以备下次使用,已腐蚀的部件、严重损坏的构件要进行更换。
结束语
        通过对高支模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发现高支模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陆续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作为一项成功案例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汉卿.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1):98~99+101+107.
[2]刘滨.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