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周定宏
[导读] 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还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实训效果低下。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其有效性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本文采用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国内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的会计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周定宏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  恩施  445400
【摘要】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还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实训效果低下。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其有效性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本文采用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国内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的会计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有效教学;会计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86-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有效教学”的理念受到广泛关注。那么,如何将这一新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将其贯彻到学科教学中去呢?
        一、教学准备策略
        有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已成为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准备策略。教学设计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个要素,重点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
        (一)学习内容的分析
        我们应该推崇“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也就是用教材“教”,注重的是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和谐,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用教材”,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以教材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不要轻易增加、删除和交换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思维惯性的影响或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容易忽视活动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用教材”代替“教材”。这些理念对教师选择和运用课程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和“学生本”的处理。
        (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现阶段,大多数中职生的基础差、学习兴趣差、主动性差,但他们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所以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注意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上网和一些教材,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实际内容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以教材为基础的,而且没有死守教材。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会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和预期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的教学情境
        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就需要有内在的动机来激励学生学习,因为这种内在动机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出真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体验和理解身边熟悉、有趣的事物。



        (二)有效的提问
        无论“教”有多有效,教师要想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就需要有效地“提问”,在教学中保持一定的“互动”。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关注学生。虽然好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教学价值,但教师似乎很少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问,大多数提问都是无效或低效的。
        (三)强化实践活动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视野引入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和知识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意识和专业素质。在我的学校,每学期末,学生都会被要求做一个“家庭理财一周”的假期作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核对一周的家庭收支情况,并在每学期初的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样的生活体验能很好地将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学校每年的学生活动日,都会组织开展“赈灾义卖”、“旧书销售”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计算出自己的成本和利润。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专业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系统收集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相关部门的科学策略提供依据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评价、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师教学反思。
        (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在课堂改革实验中,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学生考核等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应注意四个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主体和方法的多样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概念和基本要求,在综合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重新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它是教师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念、师德师风和思想素质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过程可以从教学环境和学习活动两个维度来评价。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过程,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审视显得非常重要。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简明地阐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在教学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教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除了课堂之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海玲.如何提高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有效性[J].纳税,2020,(01):137.
[2]陈忠山.实现中职会计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林区教学,2013,(06): 35-36.
[3]衡新.如何提高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11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