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张茜
[导读] 本文从改革中职学校会计课程设置、探索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与培养对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措施综合业务能力。它不仅拓宽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外延,而且丰富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内涵,从而强化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张茜    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  恩施  445400
【摘要】本文从改革中职学校会计课程设置、探索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与培养对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措施综合业务能力。它不仅拓宽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外延,而且丰富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内涵,从而强化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84-01

        中职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不容乐观的是,一些专业存在着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与实践脱节倾向、教材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步伐、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教学问题。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对其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改革中职学校会计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实用型中等财会人员,促进财会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会计课程设置改革中应明确“三个培养目标”和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三个培养目标”:第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第二,培养熟练技能。第三,能胜任岗位工作。“三条基本原则”:第一,阶段性原则。第二,实践性原则。第三,时代性原则。
        二、寻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实习的对策
        对中等职校生来说,最主要是学会如何填制会计凭证,如何登记会计账簿,学会对账和结账工作。而掌握这两个层次的能力,关键就是让学生多做多练。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了一条较为适合中职生,又有一定成效的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以三年为整体,制定出三年内的实训实习
        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避免实习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第一学年为财会基本功训练,重在会计凭证的填写,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即财会基本功实习。第二学年,重在企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的处理实习,即专业实习。第三学年,因为大部分的专业课题都已学完,可以进行综合性的实习。对第一、二学年实习可安排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条件允许的,可安排一段时间到企事业见习。由于外出实习管理难度较大,故要重点抓好校内模拟实习,把模拟实习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环节来抓,强化训练,注重效果。
        (二)制定会计专业技能等级分阶段过关标准
        制定会计专业技能等级分阶段过关标准,对学生技能进行分阶段等级评定。以各种实习,实训成绩作为评定专业技能等级的依据,使学生提高对会计实习的认识。严格实习要求,除要求处理各项业务外,还必须要求填写规范,清晰,数字公正,严格执行《财会基础工作条例》。
        (三)建立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沟通”体现了以学校,学生企业为主轴线构成的三维空间。通过校企合作,达到“教与学的结合”、“产与教的结合、“产与学的结合”。使学生理论得到巩固、实践得到发展。



        (四)不断完善和改进实习内容
        尽可能地使实习内容符合时代,符合当地企业实际业务的需要。实习资料要有一定的真实性,最好能以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实际业务为蓝本,通过专业教师的适当整理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同时,手工处理与电算化处理要求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对于一套实习资料尽可能地以手工处理一次,再以电算化处理一次,对两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实习内容的掌握,又可以发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五)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功能
        作为会计模拟实验室,它应成为学生从事财会业务的演练室,要让学生通过在实验室的演练,学会财会工作的全部内容,在财会实习时,除了要配备必需的实习设施外,还要有能力强,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如可以外请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在实习的组织形式上,一般以四到五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出纳、会计、制单、审核、及主管等角色,有序协同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并定期进行轮换,通过财会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亲身经历财务工作全过程。另外,以各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和评比,选出准确、符合规范并且又美观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展示出来,让学生享受自己的成果,也让其他学生参考,激励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在实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三、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一)利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教师可以根据所讲的内容,引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违纪案例,让学生去讨论、判断、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做法。也可引进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案例,从正面引导学生。如在讲现金管理时,可列举了某单位各科室自收自支,不通过财务室入帐的例子,让学生懂得单位不得设立“小金库”,不得“坐支现金”;在讲销售时,又列举了某单位将“现销收入”列入“应收账款”的例子,使学生懂得不能通过账户的错记而挪用公款。
        (二)利用财务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作为财会人员,不仅仅是要做好账,更要善于理财,成为厂长、经理的得力助手。为此,在教学中应渗透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确立市场经济意识,在此基础上树立一定的财务观念,特别是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收益均衡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如在讲投资时,可先引进风险收益均衡观念,告诉学生如果企业自身面临高风险,就必须要有高收益,否则就不能投资。同时为了实现风险吸纳效应,以提高收益,弱化风险,还要进行不同性质的投资组合。然后列举某企业对外投资可购买股票、债券、股票和债券的有关数据,让学生独立计算、分析、选择最佳方案。
        (三)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教师民主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与机会。如: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争辩,让学生自己出题测验,让学生上台讲课等。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既掌握了知识,又体验到老师上课的辛苦,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同时为以后在工作和政治生活中积极参与打下了基础。
        总之,会计实践性教学模式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我们的学生才能跟上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职校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的初级财会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孙齐.应用型人才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探索[J].商讯,2019,(28), 78.
[2]钱海军.中职会计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应用探析[J].企业导报,2014,(18), 153-153+9
[3]郝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02):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