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经验分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徐昌永
[导读] 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通过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数学学科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能力高效发展。部分学生在进入到初中阶段学习时,并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方法不适用,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因而成为后进生。针对这部分学生,其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相对落后,为实现后进生数学能力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样性措施,提升其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帮助后进生更好理解

福建省顺昌县岚下中学  徐昌永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通过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数学学科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能力高效发展。部分学生在进入到初中阶段学习时,并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方法不适用,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因而成为后进生。针对这部分学生,其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相对落后,为实现后进生数学能力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样性措施,提升其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帮助后进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反思能力。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阐述后进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继而提出提高后进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后进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十分重要,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是衡量其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部分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在数学学习时,通常只是为了获得正确答案,并未对解题过程进行有效反思,同时也无法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从而导致数学学习成绩较为落后。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反思能力,使其能够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提高后进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初中后进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后进生理解与认知能力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解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经验,同时还能够依据错题,掌握正确解题方法以及逻辑,并反思错误原因,实现数学知识内在规律的有效掌握,不断提升自身理解能力以及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由于数学知识通常较为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多种方式,将抽象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能够帮助后进生更好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当明确的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入反思教学,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后进生数学理解能力。
        (二)有利于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后进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应当积极培养其数学学习反思能力,而这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反思教学水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育理念得到不断更新。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进行反思,创新教学方法与方式,从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并引导后进生掌握数学学习反思能力,还能够启发后进生完善学习方法。在培养后进生反思能力的同时,对教师教学理念也会产生影响,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进程以及教学计划等进行反思,保证教师教学理念能够符合后进生反思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后进生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初中后进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培养措施
        (一)培养后进生及时反思学习内容的能力
        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存在部分后进生,普遍存在前学后忘的问题,这部分学生并未养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在课后,后进生往往只关注数学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不能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有效反思,同时整理课堂笔记。针对数学每一单元以及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未及时整理与总结,同时也不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反思能力相对较差,无法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后进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反思,并明确知识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理解不同公式以及法则的推理过程,从而全面掌握知识。后进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当及时记好课堂笔记,结合笔记能够掌握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从而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实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反思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二)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后进生反思能力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后进生反思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积极构建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开展《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讲授直角坐标的相关含义,继而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影院座位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情境。通过这一方式,后进生能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以及内容。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充分利用数学题目,培养后进生的反思意识以及反思能力。书中数学习题数量相对较多,教师可选择某一知识点的习题,为后进生展示多种解题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后进生数学思维方式被充分激发,例如教师在讲授《平行线》这一部分内容时,大部分数学梯形均是需要学生证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讲解题目时,可利用教材后的典型例题为后进生进行讲解,并运用不同公式,展示不同解题过程,培养后进生解题能力与反思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
        (三)在解题中培养后进生反思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后进生反思能力,教师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后进生的解题环节,并引导后进生在解题环节中形成一定反思能力。后进生在完成课后习题时,需要将错题进行记录,并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继而针对错误原因进行反思。例如教师在教授《平行线》这一知识时,发现后进生会将同位角以及内错角的概念相混淆,因此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无法辨认内错角以及同位角,导致出现解题错误。因此教师可通过对课后典型习题进行充分讲解,引导后进生学会辨别同位角以及内错角的方式,提升后进生解题能力,同时其反思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总结:反思是后进生数学自主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质量的课后反思,不仅能够明确自身薄弱环节,还能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后进生数学反思能力,激发起数学学习情趣,促进后进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岩.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34.
[2]陈勇,朱家俊. 提升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路径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60-61.
[3]伏志明. 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教育观察,2019,8(42):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