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美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王艺卓
[导读]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东西方在文化交流方面日益密切,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冲击,甚至部分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机。因此在当前,中小学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的结合。借此使得课程资源得到丰富,使得美术学科的内涵和价值得到展现。

集安市麻线乡中心小学 王艺卓 134200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东西方在文化交流方面日益密切,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冲击,甚至部分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机。因此在当前,中小学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的结合。借此使得课程资源得到丰富,使得美术学科的内涵和价值得到展现。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传统文化;结合
        前言: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密切,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使得中小学美术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促进美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课程教学开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当前,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一定要不断展现学科的价值和优势,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的价值
        在当前,我们已经身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新时代下,东西方文化是不断交融的,中国美术在这样的环境下走过了一个个的门槛和困难[1]。在此形势下文化浪潮势必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导致学生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局限在某个空间或视域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少之又少的,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当前,身为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就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两者之间互相融合。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美术课程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内涵更加丰富,使得学生在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生成文化意识,拓展知识视野一方面也可以对我国传统的美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尽一份力,避免我国优秀文化的流逝等,使得课程教学的开展变得价值和意义更加深刻。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对策
        (一)结合欣赏课程,渗透传统文化
        在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欣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所以在美术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将欣赏教学和手工教学结合在一起,对一些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渗透,使得传统文化在美术课程教学当中得到渗透,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例如,教师在欣赏课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主题设置为《中国龙》。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含有龙元素的一些服饰、油画、器物、剪纸、雕塑等,使得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感知。在后续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我国龙是非常神奇的一个象征,你知道龙有着怎样的寓意?在实际生活当中你都在哪里看到过和龙有关的元素?”让学生可以将实际生活作为背景不断进行思考、交流和探讨。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后续的环节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对龙进行制作,如雕刻、剪纸。教师也可以借助视频的方式展示其他学生的精美作品。


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和传统文化元素之间不断的接触,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二)加强技法指导,渗透传统文化
        在美术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技法指导是课程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3]。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也可以抓住时机不断加大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例如,在引导学生写生或者临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融合中国画的元素,使得传统文化在无形当中得到不断的渗透。如可以结合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在绘画中以线条为主对形象进行绘制、对用笔用墨加强重视等,使得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此外,在日常教学的开展中,也可以将绘画和书法、文学等进行结合,使得美术课程的艺术气息变得更加浓郁,使得文化的渗透得到实现。
        (三)重视艺术欣赏,渗透传统文化
        在美术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中,其中有诸多的名家名作是文化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因此,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艺术欣赏加以重视,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变得更好。例如,在名画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蟹趣》、《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两幅齐白石的画作引入进来。在画作引入之前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互联网当中对名家、背景等相关资源进行找寻。在后续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名家的创作构思、笔法等进行分析。让学生深感文化的精妙所在,使得学生为其赞叹。借助这样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四)开展实践比赛,渗透传统文化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教师在推动美术课程和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也应该秉持着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对实践活动进行开展,使得理想的渗透和结合效果得到增强。例如,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形式,如绘画比赛、合作绘画、为诗配画等。使得美术课程和文化的结合得到实现。
        结论:总之,在当前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在美术教育的开展中展现学科优势,不断地实现传统文化和美术课程教育之间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美术课程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展现文化的光彩,使得学生受到文化的触动和感染,带动学生本身获取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当前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主要就可以结合欣赏课程、加强技法指导、重视艺术欣赏、开展实践比赛,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渗透,达到理想的课程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鹰. 中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实施项目化教学[J]. 试题与研究,2020,(35):185-186.
[2]高馨雨,江俊达. 浅析中西方线条表现异同及在中国人物画教学中的应用[J]. 参花(下),2020,(12):91-92.
[3]董汝佳. 浅谈有效提升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J]. 长江丛刊,2020,(33):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