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李润仙
[导读]

李润仙    洱源县丰源中心完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76-01

        我是大理州洱源县一名乡村小学教师,从事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总想对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有个探讨,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反思,使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我觉得也是自己从教生涯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理念吧,与各位同行交流研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界普遍认为:“文盲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关于这一观点,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得到认可并达成共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将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语文学科是中学阶段的基础工具学科,因而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我认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从日常的语文学习做起,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得法,更贵在坚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持之以恒,这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能力是在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需要经过学生自身的矛盾运动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要经过知、情、意、行四个阶段。那么自学能力也不例外。因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和发展。
        一、认知到位是关键
        即学生对自学能力培养的认知问题。给七年级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就明确告诉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我要培养大家的两种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要获得自学能力,没有主观的勤奋努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哥德说:“天才就是勤奋”。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些话都揭示了勤奋造就天才的真理。然后我向学生讲了许多杰出人物自学成才的动人事迹,如张海迪克服身体瘫痪的痛苦,刻苦自学,成为当代著名作家;埃及塔哈•侯赛因,自幼双目失明,自学成为埃及历史上第一个法国博士学位的人,成为埃及的教育部长;法国画家戴尼斯自幼失去双臂,用嘴叼笔作画,成为欧美著名的画家等。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听了这些感人的事迹,他们惊呆了,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念头,陌生的面孔上流露出愿意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



        二、情感培养是途径
        即学生对培养自学能力的情感。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后,热切渴望自己也拥有这种能力,因而产生了尝试的念头。“情感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我又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它贯穿在我们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接着我引导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先看预习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后初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段,作上记号,查字典解决字词问题,并学会记住;然后再读课文,解决预习提示中所安排的问题。一开始对于学生预习只要求这几点,以后项目逐渐增多,把课后习题逐渐递加上去,要求逐步提高。随着语文学习和对学生预习情况了解的进一步深入,我又教给学生自学一篇课文的方法、复习一篇课文的方法,复习一单元的方法,复习全册书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坚定了自学的信念。
        三、磨炼意志是方法
        即学生克服一切阻力和困难所需要的毅力和恒心,学生获得自学能力的坚强意志。蒲丰说:“天才就是毅力”。狄更斯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这些话都揭示了毅力与成功的关系。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意志薄弱,接受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后,若不及时强化,将会半途而废,事倍而功半。为了强化学生的意志,我经常进行检查、测试、总结,认真分析反馈来的信息,发现不良势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鼓励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并对意志薄弱的学生进行监督、检查、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并对他们的作业和自学情况,随时更换固定检查的人员名单。对一直表现较好的学生也进行不定时抽查。
        四、导之以行是目标
        即培养学生稳定的持之以恒的自学行为习惯。学生的自学习惯一旦形成,将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定势,无须过多监督。如在期末复习阶段对每单元的复习,我都让学生从字、词、解词、文字常识、语法知识、重点背诵段落、重点课后思考题等方面去系统复习每个单元,并写出书面作业,系统后掌握,然后再做测试题加以巩固。六年级语文上册共六个单元的复习,前两个单元的指导还真较费劲,学生对知识点的条目安排、布局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条理不清,项目不齐,标题不醒目,知识点不准确等等,我就具体问题作具体指正解决;有的则个别地方欠佳,就加以做个别辅导。从第三单元往后的系统复习,就很省劲了,我感到特别轻松,学生也已轻车熟路,并且不必作过多的交待,只检查效果即可。
        通过以上师生共同努力,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感到学得轻松,知识掌握得系统、牢固,提高了学习效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艰苦而又充满成功喜悦的过程,需要师生密切配合,不懈努力,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