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 任蓉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   作者:任蓉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育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求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传承了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推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模式,主要是让几个学生在一个小组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  任蓉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育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求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传承了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推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模式,主要是让几个学生在一个小组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
        引言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极富有创意,且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团体的积极作用,同时以小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能够更好的发挥团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动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更好的改变学生的课堂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分析当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下存在的误区
        1.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合作学习模式下主要凸显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发挥领导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或设计太笼统的情况,或单纯的抛出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忽视了个体的思考,导致教学过程变成了单纯的为了讨论而讨论,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2小组分组不科学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划分是一个初始阶段且也是一个重要阶段,但在实际过程中存在分组不科学的情况,教师为了方便通常是前后桌4人为一组,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小组划分并不互补。另外一种分组方式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小组,看似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其实很多情况下学生是跟自己平时玩得较好的学生组成了小组。而小学阶段学生本身的学习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在自愿分组的过程中单纯的只是考虑能否一起玩耍而忽视了能否共同进步,提升学习效率。这样的分组都不够科学,而且容易出现组内分工不明确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3忽视了对学生的个体评价及小组评价
        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大部分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看到对小组的整体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因此导致小组合作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为没有经过训练的小组组员相对懒散,这样的组合其学习效率相对较差,而小组合作学习也并不是单纯的几人小组展开学习即可,而是需要经过我们长期的训练,才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二、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实现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1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我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但是依旧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因为小学阶段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此时教教师给出明确的教学方向,进而才能够确保小组讨论的效率,而小组讨论展开之前教师一定要铭无人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多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展开完成对每一个目标的讨论探究,最终实现学习的深入。这样也能够让学生逐渐进步,提升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2.2确保小组分组合理科学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分组十分重要,因为小组内学生需要共同展开探究学习,因此必须要进行科学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能够优势互补。分组之后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要确保各个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当,差距切勿太大,这样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避免因差距太大而收到挫败,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分组过程中明确这些原则的同时,一定还要考虑到学生性格的差异,真正的确保小组划分科学合理。
        2.3重视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分组合作能够给学生提供极大的帮助,但是该教学方式并不是万能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探索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价值。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进而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逐渐完善自己的答案和想法,发现自身答案的不足,进而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价值。
        2.4构建完善的小组合作评价体系
        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作出有效的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同时指出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在后期的合作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完善自我。而针对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产生信心。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健全的小组评价机制,进而方便教师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真正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稳步提升。
        三、结束语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价值得到最好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明确教学目标,逐渐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真正的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挖掘出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胥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新课程导学,2016(02).
[2]俞春波.浅谈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6(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