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陈玉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陈玉叶
[导读] 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应用题不仅是举足轻重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应用题在数量关系方面往往会有一定的隐蔽性,一定程度上导致解题上的困难,有很多的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畏惧心理,面对应用题这种题型更是束手无策。为了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培养审题习惯,重视数量关系分析、设计开放型的数学应用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方面,探讨了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陈玉叶   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河洲学校  422100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应用题不仅是举足轻重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应用题在数量关系方面往往会有一定的隐蔽性,一定程度上导致解题上的困难,有很多的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畏惧心理,面对应用题这种题型更是束手无策。为了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培养审题习惯,重视数量关系分析、设计开放型的数学应用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方面,探讨了小学应用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75-01

        一、培养审题习惯,重视数量关系分析
        在应用题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并不是不具备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而是没有仔细、用心的进行读题和审题,造成在解答过程中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因此教师要重视去培养学生认真的审题,从而为其正确的答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题要在审题中去了解已知条件、题目意图,知道题目讲述的什么事情,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要解答的究竟是什么问题?有一部分学生感觉应用题很难,通常是因为没有理会题目的含义,如果能够在审题中弄清题意、明了数量关系,那么解答应用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了。
        所谓数量关系主要是指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在弄清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才能合理的选择算法,把需解决的数学问题变成数学式子,再进行解答。研究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核心,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研究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从而顺利的抽象出数量关系。比如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500千米,某一时刻两车同时相对开出,五小时后相遇,而已知一辆汽车的速度为50km/h,求另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那么这道题目中就有两个数量关系,一是总路程/总行驶时间=总速度;二总速度之和=已知汽车速度+另一辆汽车速度。在找到这两个数量关系后,再进行对号入座,那么题目的解答就事半功倍了。
        二、设计开放型的数学应用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基础的数学知识后,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情况,去精心的布置一部分有条件的开放型应用题,让学生结合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去尝试补充和进行解决。开放型的应用题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还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并且也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改变或者增加应用题中的条件,再去以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比如小玉、小伟、小飞和小月一起超市购物,小玉花费的金钱是小伟的三分之二,小飞花费的金钱是小伟的2.5倍,小月花费的金钱是小玉的70%,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条件补充需要解答的问题,同时进行正确的解答,具体的形式不做多余的要求。当呈现出这道应用题,小组内的成员会进行热烈的谈论,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知识储备提出问题,比如小玉、小伟、小飞购物各自花费了多少钱?小月花费的钱是小飞的几分之几?通过在课堂上提出这种开放型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通常情况下,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是来源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对应用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数学运算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去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因此数量关系的寻找是应用题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关键部分。但是由于小学生阶段其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数量关系的处理对他们来说较为抽象和困难,可是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措施,才能够让学生熟练的处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实际上,仅仅是延续传统的使用简单的作图法,其会有很大的限制,但如果能够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转变为动态的作用,就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中有如下的应用题,小明和小王分别位于一条赛道的起点和终点,他们看见了彼此并想去和对方打招呼,他们同时从赛道的两端跑步出发,如果小明的跑步速度是5m/s,小王的跑步速度是7m/s,经过一些时间后小明和小王在赛道中点的8m处相遇,那么赛道的起点距离终点有多少m?毋庸置疑这个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相对繁杂,如果延续以往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难以充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应用题通过动画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寻找并且记录下其中的数量关系,这一定程度上就让学生顺利的理清了应用题中多且复杂的关系。与此同时,动画的动态呈现,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应用题不仅是举足轻重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应用题在数量关系方面往往会有一定的隐蔽性,一定程度上导致解题上的困难,有很多的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畏惧心理,面对应用题这种题型更是束手无策。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题中去了解已知条件、题目意图,知道题目讲述的什么事情,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要解答的究竟是什么问题?在审题中弄清题意、明了数量关系;其次在课堂上要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研究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从而顺利的抽象出数量关系;然后去精心的布置一部分有条件的开放型应用题,让学生结合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去尝试补充和进行解决,这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还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熊辉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 14.
[2]张琇成.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0,(36):49 -50.
[3]陈圣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 2020,(11):14.
[4]王玉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12):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