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学广角”内容分析及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陈霜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科书每一章的章节的末尾,有一个“数学广角”部分,主要作为独立单元显示。它的本质含义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示例来介绍一些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以便学生使用直观的手段(例如猜测、算术和实验)来解决问题并理解过程中的数学思维。因此,“广角要素”的教育重点是结合思想与行动,实现数学思维与实际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共同提高。基于类似问题的各种生活情境的构成,教师应该对数学广角部分的知识进行策略教

陈霜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浙江路小学  442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科书每一章的章节的末尾,有一个“数学广角”部分,主要作为独立单元显示。它的本质含义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示例来介绍一些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以便学生使用直观的手段(例如猜测、算术和实验)来解决问题并理解过程中的数学思维。因此,“广角要素”的教育重点是结合思想与行动,实现数学思维与实际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共同提高。基于类似问题的各种生活情境的构成,教师应该对数学广角部分的知识进行策略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广角;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73-01

        一.简要分析数学广角的含义
        “数学广角”是二年级开始起将其添加到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的一个新部分,也是教科书试图渗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新尝试。数学广角的知识点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数学知识的总结。例如,学生的日常活动、学生的小组比较、日常统计分析思想的排列和组合。小学的不同年级对数学广角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步基本上是操作和练习,因为低年龄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较少,缺乏日常生活经验,因此通过数学广角相关习题的操作和练习,小学生可以更快地获取知识并变得更加感兴趣。第二步是向学生展示抽象的逻辑知识。让学生学习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日常问题。数学广角的内容也更加直观,使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形或情况来查找和总结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思想并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一年级,有许多直观的图形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找到规则;三年级的教科书使用集合的概念来直观地反映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而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则使用不同的线段来找出不同的规则。
        二.以学生为中心,确定教育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必须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在识别物体时通常采用整体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深入探索和理解数学知识。从本质上讲,这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教师在构建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认知规律,以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当老师教内容的“抽屉原理”部分时,学生可以首先观察并模拟理解抽屉原理中特定步骤的过程,然后教师根据该原理对知识进行扩展解释。教师只有更好地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够更快地达到教育目标。
        此外,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并且教师进行“数学广角”讲解时,以确保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接受数学思维练习。


但是,在实际课程中,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情感接受态度及其特点不同,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教学。教学方法赋予学生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使学生可以取得更好的进步。例如,当老师教“稍微复杂的组合”时,有些学生会很快理解两个杯盖和三个杯子,共有6种匹配方法,但有些学生一开始无法弄清楚部分内容。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培训,以便学生可以采用自己的组合方法来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对已经了解的学生可以布置练习进行深入的学习,因此确保所有学生都理解所学内容。
        三.根据阶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广角可以说是创新的部分。数学广角的部分内容难度是从低到高,从容易到困难的逐步发展,所讲授的内容是更深层次和进步性的。因此,教师也必须具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低年级进行数学广角教学时,有必要设定低水平的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在低水平教育中过早添加高水平知识内容。数学思维的渗透始于基础知识。在讲解中,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练习,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思辨和推理,在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交流和辩论,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的核心”。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数学技能、价值和魅力,能够通过学习来学习解决数学思维问题的特定方法和策略。教学内容的目标和要求的制定应与所学知识的内容相匹配。例如,在教授“数学广角—推理”时,老师的教育目标是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推测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简单的推理过程,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对于简单的推理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介绍主题,逐步介绍主题以及向学生展示有助于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教育目标。在问题探索、解决问题中,学生可以体验并感受到推理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建立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模型,实现有序的思考,并学习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实现的,同时,教师根据“预设生成方式”灵活地降低或提高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准确、适当,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保持同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中学习“数学广角”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学广角数学知识要求小学数学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研究广角数学领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每种知识的学习标准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颜爱清.小学数学广角铺垫练习设计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222-223.
[2]何凡.小学“数学广角”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07):62+68.
[3]林棋榕.小学《数学广角》单元教学策略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6):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