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化拓展课程之传承教育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赵祎云
[导读] 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我们决定,在个性化拓展实践课程中,逐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从了解到热爱,让孩子们牢记,身为祖国的小主人,我们肩负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于是,“走进书法传承国粹”主题活动成了孩子们置身传承经典的起点。

诸暨市山下湖镇中心小学   赵祎云    311800

【内容摘要】: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我们决定,在个性化拓展实践课程中,逐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从了解到热爱,让孩子们牢记,身为祖国的小主人,我们肩负着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于是,“走进书法传承国粹”主题活动成了孩子们置身传承经典的起点。
【关键词】:个性拓展、传承国粹、实践探究
        【正文】
        一、寻根求源得主题
        1、乡土文化要传承
        一方水乡泽国,大小湖泊遍布。说起山下湖,长在水中,与水结伴,你定会想起那晶莹的珠粒。却不知,这第一粒珍珠出世的地方——长乐新村,又有着另一段传奇。在这儿,上到八、九十岁的老翁,下至四、五岁的童稚,习书作画,挥毫泼墨,习以成常,陶冶情操。在这里,曾举办过浙江省书画大赛;在这里,曾举办过绍兴市特色村书画比赛;在这里,还两次举办诸暨市农民书画比赛。新长乐村的书法长廊前,翰墨馨香。生活在这翰墨馨香中的我们,怎么不将这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营养课程促发展
        因地方特色,我们山小办学,结合当地珍珠文化,致力培养追求梦想的明珠少年,而我们的个性过拓展课程更是学校的一张金名片。
        当学校决定将传统文化篇纳入拓展课程时,我们首先想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翰墨文化。于是,学校立刻组织教师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学生写字课堂表现的样本反馈,在学校课程“艺术与修养”的范畴中专门衍生出“翰墨传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
        二、多措并举传经典
        (一)、明确主题设计思路
        1、传统文化要发扬
        “翰墨传承”主题活动的确定,正是基于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独特的“东方艺术”,她的独特个性、丰富内涵和育人价值是其他艺术所不能比拟的。但在网络时代,键盘将逐渐代替笔的现实正在向我国的传统文化挑战,书法作为交际工具的的实用价值渐渐淡化、退化,只广泛存在于学校这样的教育基地,仅作为一门艺术而独立存在。继承发扬普及书法文化,就是唤起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2、自主探究重参与
        我们渐渐发现,简单的课堂传授不足以让学生感受书法之魅力、体会国粹之精神。为寻求更多书法奥秘,于是,我们将这个主题带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


在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通过“我手写我心”,结合山下湖长乐村的人文历史,让孩子们提出更多的问题,走出以往单纯的“听、看、练”,让孩子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畅游在书法世界中与中国书法零距离的接触。我们“无题胜有题”,自主挖掘,选择探究方向,确定以“认识文房四宝”、“走进书法村——长乐”、“寻访身边的书法家”“书法故事大家传”等实践活动为重点,提升学生书法品位,以追求“明曜”之性(思维创新、身心健康),唤醒“明智”之心(善于学习、乐于实践),形成高雅的志趣,以求每个孩子成为“最闪亮的自己”。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学科融合促成长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诞生源于“翰墨传承”课程。“书法”,许在语文课堂上,它是写字、是文化;品德课上,它是人文、是精神;美术课堂中,它能“以书入画”,是艺术;音乐课堂上它化身为行云流水的乐章......《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中就曾说道:“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它与绘画、建筑、舞蹈、诗歌、印章甚至佛教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就是综合性,在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中,融合各种学科认知展开学习、探究,整合信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师生享受探索过程
        1、书法文化我探究
        五年级的孩子,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很大,他们针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展开为期一周的调查探究。汇报交流时可谓“百花齐放”,说历史、数名人、讲典故、诵诗歌、展四宝......甚至还聊起书法与其他艺术的渊源。
        2、实践过程收获多
        第一阶段的活动中孩子们尝到了甜头,被祖国博大的书法文化深深陶醉。在获得校领导的同意后,我们赶紧接上第二阶段的活动——“走进长乐书法村”。抓住地利,走进身边的书法大村,很多孩子对这里十分熟悉,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但一想到身上的任务,个个一丝不苟。参观书法展、感受艺术美,翻阅典籍、了解长乐,与长者交流、懂得传承重担......还邀请到了民间书法家进校园为更多的同学授课!
        3、汇报交流表决心
        长乐归来,豪情壮志满腔!交流课上,讲所见、说所感、手抄报、宣传册......精彩纷呈!“书法”,与孩子的心更近了;“传承”,让孩子们懂得了作为一名中国人肩上所背负的责任!课将结束,但活动没有终结,祖国还有哪些了不起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呢?
        翰墨书香浸校园,书法国粹我传承!书法文化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作为祖国年轻的一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那么,如何将这一系列活动课开展得有趣、又有意义呢,如何将我们的个性化拓展实践课程更深入人心呢?还需更多的去探索、去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山下湖乡土文化读本》37页,团结出版社。
【2】《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2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何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36页、59-6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