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苏蕊
[导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流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有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现象: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以人交往,有的自卑羞怯,有的嫉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性格脆弱多疑,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倔强冲动,更有的经受了一点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和平区浑河站小学   苏蕊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流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有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现象: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以人交往,有的自卑羞怯,有的嫉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性格脆弱多疑,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倔强冲动,更有的经受了一点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占据了素质教育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通过科学的引导和锻炼,培养小学生稳定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品德,是小学教师刻不容缓的教学使命和必须高度重视的教学任务。小学学科中,语文被公认为最能直接发挥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作用,并且是比较容易融入到课堂及教材信息的科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性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行进方向,因此,科学高效的开发小学生治理思维能力和情感思维境界,是初级教育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小学语文中的课堂内容,本质上就是将教材知识传输和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转换成为一种具有双重价值的信息载体,再由教师辅以科学的引导和传授,促使小学生心理、生理的同步发展,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出小学生人格意识的正能量。
       例如:《孔融让梨》这一课时,我在领学完课程内容后,先不主动释义教材信息而是让学生自行展开讨论,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所学所感的认知。等学生们说完以后,根据课堂时间的安排,再从儒家思想上深入浅出的对学生们予以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们明白,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对文明的传承一直都是民族的不朽灵魂,孔融让梨这个故事,重点不在于一个鲜甜可口的梨子,而是中国人数千年来传统美德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的谦让与关爱,豁达与分享。通过这堂课的教学,笔者观察到,很多同学都受到了启发,日常生活中主动表现出了人性的包容和关怀。
        2、在课堂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树立小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作为个体融入集体,对自身的情绪情感反映控制和表现都是有强有弱的,尤其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干涉,更是造成了学生们之间鲜明的反差和对比。有的学生比较冲动,做事全屏胸腔一股热血,谋思较少;有的学生比较内向,遇见问题时主动逃避或者推脱,对自己不自信;甚至有个别学生因为家庭教育方式的粗暴或缺少关爱,情绪低沉,遇事悲观。教师如果直接用言语进行开导,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正确的改变,就要从打动其内心为出发点,在学生没有察觉的过程中完成这一心理健康教育。



        我班有一学生,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直都是该学生的奶奶照顾其生活了学业,因此这位学生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和人交流,我作为其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为对该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做了一定的功课。具体操作是:课余时间主动与该学生随意聊聊,不与学生谈论家庭、学业、人际交往等问题,仅仅将话题围绕在“你平时喜欢吃什么”、“课余喜欢什么运动”这些看似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上,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关怀,放下戒备,再以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说一说学生天南海北的逸闻趣事,再与学生进行谈心,我们在遇见小小的困难时,一定要学会思考问题,勇敢面对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教师要谨记绝对不可以用严肃的语气或者说教的口吻教育学生,这样只会让他们加深抵触。
        3、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难点和建议
        3.1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具有重点和难点
        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很多语文教师本身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系统完整的学习,因此想把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融为一体推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常常会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处境。其实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教师研究得过于深奥,只需要掌握一些常规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就能在大脑中形成一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构思。建议教师可以抽时间看一看“罗杰斯”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相关著作,相信会受到一定的启发。
        3.2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
        传统教学理念的守旧观念,让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其情绪情感的反映不够重视,或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职责。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关键的第一步,教师要懂得把素质教育拆分开,要明白自己的教学任务是“素质”和“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此,扭转教育者的错误观念,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才能发挥实质的作用。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其本质都是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促进自身良好的成长与发展,最终成为积极阳光、坚毅自信的社会人才。教师要深刻领会到心理健康成长对教学课堂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履行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使命和职责,引导小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杨锡霞.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4):30-32.
[2]陈贵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5):115.
[3]匡艳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5):30. DOI:10.3969/j.issn.1004-8502.2018.05.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