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许传芳
[导读] 文章介绍了思维导图这一视觉思维工具的含义、特点及其在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从而说明思维导图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意义。

许传芳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  恩施  445400)
【摘要】文章介绍了思维导图这一视觉思维工具的含义、特点及其在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从而说明思维导图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思维导图;课堂教学;设计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68-02


        思维导图最重要的特点是能生动、直观、清晰地呈现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框题的教学为例,谈谈思维导图在思政课中的设计与运用。这一框题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教师创设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情境,并布置任务: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要求学生弄清人民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并借助思维导图以“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为核心主题呈现思路。接着引出一级分支关键词“人民”,由“人民”引出二级分支“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发散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权力”两个三级分支,再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发散出“行政、审判、检察、监察等机关”、“国家权力”和“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三个四级分支,并进一步说明由权力机关产生的行政、审判、检察、监察等机关来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经过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学生就可以清晰、直观地明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怎样当家作主的。见图1。
        图1
        图2
        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播放视频———《两会百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让学生知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常设机关等,并安排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前搜索、查阅的资料进行讨论、归纳,并借助思维导图直观地区别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职权,并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在适当时候给予指导与启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明了化,并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见图2。
        三、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内容,然后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由“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主题引出一级分支内容“其他国家机关”,让学生明白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要对权力机关负责,并受权力机关监督。接着由一级分支发散出二级分支,让学生明白“其他国家机关”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寻找、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把这种联系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见图3。
        图3
        图4
        图5
        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人大代表。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掌握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利、义务、产生和任期,并对比区别人大的四项职权与人大代表的四项权利。要求学生自己看书,并结合实际区别掌握。学生可以由“人大代表”核心主题发散找出一级分支关键词“地位”、“权利”、“义务”和“产生、任期”,并由一级分支找出二级分支。学生在对比思维导图2之后,更不容易混淆人大代表的四项权利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职权。这样有利于学生分类了解,对比掌握。见图4。                 五、课堂小结
        老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借助前面每个环节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最后,老师检查并显示学生的思维导图。最后一个环节是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维。见图5。
        六、学以致用
        为了检验学生思维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几个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填补空白。方法:小组回答试题(正确的小组给予加分等)。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达到知识转移和应用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与其他知识没有联系。它们之间有垂直和水平连接。思维导图为获取、处理和传递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和舒适的方法。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直观、形象、清晰地表达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总之,思维导图的完整逻辑结构和全脑思维方法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思维能力、把握关键能力、突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在学科教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将思维导图这一开发智力潜能的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大胆创新,务实求进。
参考文献
[1]肖泉.高中思想政治课思维导图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严勇.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 2019.
[3]陈永中.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3, (10):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