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余健军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本文将重点探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之处和具体的改善策略,为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余健军   容县杨村镇中心学校山心分校  广西  玉林  537509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本文将重点探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之处和具体的改善策略,为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41-01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据调查显示,有很多教师没有正确的在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积极探索创新,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不足之处
        (一)分组不够科学合理
        大部分教师划分小组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建立学习小组,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在建立小组时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让成绩好的一组,成绩差的一组,这样完全起不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因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是为了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帮助,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而且每个小组的人数也不太均衡,有的小组人太多,有的小组人太少,导致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
        (二)合作学习的内容设定不合理
        有些教师准备的讨论内容严重脱离学生所学习的教材,或者完全就是教材上的内容,没有一点扩展,导致学生对于小组讨论的兴趣不高。有些教师在分配任务时没有与小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综合能力强的小组进行简单的任务,综合能力差的小组进行有难度的任务,最终不仅会让课堂的教学效率降低,还可能会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排斥心理。
        (三)没有有效发挥教师的作用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起不到作用了,恰好相反,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维持秩序和引导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只是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将正确的结论告诉学生,这将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没有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师在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是对讨论结果进行一个评价,没有对讨论的过程,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进步,还可能会打消他们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善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具体策略
        (一)首先要合理搭配小组合作的成员
        想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就要划分好小组,教师划分小组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建立学习小组。这就需要教师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是差不多的,而且还要鼓励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帮助。划分小组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将开朗的学生和安静的学生分在一组,将闹腾的学生和沉稳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一个小组可以有多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小组里面的学生数量也要合理,不能出现有的小组人数太多,有的小组人数太少的情况。如果在分完组之后,教学过程中学习小组发生了一些问题,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二)有效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组织小组进行活动和活跃课堂氛围。当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定位,去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序,高质量的进行。如果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导致小组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们找到正确的思考路线,并讨论出正确的答案。
        (三)及时的进行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需要领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去进行学习评价,先让小组成员对自己小组的讨论质量进行评价,再让不同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在最后对所有小组进行评价。这个环节的主体依然是学生,要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反思,从别的小组那里发现自己小组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最终评价时不能只有批评,还要有夸奖,让学生对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产生兴趣,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活跃。这样在进行下一节课时学生会更加积极踊跃的讨论,更加认真的思考问题。
        (四)组织语文竞赛活动
        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组织竞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的思考,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个比赛更加清楚自己学生的短板,为以后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一个基础,为课堂教学质量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很多教师都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但是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合理的运用这一教学形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春梅,翁海燕.小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6,33(12):326-327,330.
[2]李东海,姚飞.小组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11(02):105-106,108.
[3]朱立增,史慧娟.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2015,22(04):171-172,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