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王建国
[导读] 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时期,良好正确的世界观及其良好的品质与道德正得益于这一时期的培养,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正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与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基石,而对其课程的创新与不断研讨正是其课程能够不断的得到创新与发展的前提,本文正是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的发展于创新的状态以及愿景,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对小学教育深入解析研究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

王建国    普定县猴场乡小谷毛小学  562108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时期,良好正确的世界观及其良好的品质与道德正得益于这一时期的培养,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正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与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基石,而对其课程的创新与不断研讨正是其课程能够不断的得到创新与发展的前提,本文正是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的发展于创新的状态以及愿景,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对小学教育深入解析研究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道德课堂;策略思考;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29-01

        引言:我国的发展方向是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建立健全法制国家,培养小学生的法制道德思想与正确良好的世界观正是对于祖国发展的政治需要以及未来前景的考量,且小学时期正是一个人发展的初级阶段,所有对于世界的认识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处于最初级阶段,对于一张白纸的描绘,描写内容就格外重要,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显得额外重要。
        一、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所面临的问题
        学生是课堂受教育的群体,但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一直以来都属于小学教育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以及传授者,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及知识水平,行业态度,教育能力对于课堂的教学的结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沟通以及师生互动格外重要,这种沟通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你问我答的形式,更多的要体现在一种基于老师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关系上而谈的,因为沟通一定是两者双向的表达,决不能是教师个人情感意识的倾诉和传授,而要想实现师生关系以及对话的平等,学生与老师之间必须要保持和谐真实的关系,这也是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前提,从当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情况来讲,平等的课堂沟通以及课堂氛围还是及其少见的,学生与教师身份的差异年龄的不同使得教学沟通课堂沟通很难在一个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学生在教师采取一定教学手段的情况下依然是大多数心存顾虑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使课堂教学存在一种沟通下的障碍。



        二、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相关策略分析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能否让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切实的融入并学习,就要充分的考量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以及思维能动性的潜力,这是构建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与前提,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期间,首当其冲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是要提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知识体验和掌握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激发学生求知欲,落实到具体的手段,就是要灵活的运用先进教育科技的先进性以及网络教育所带来的便利,灵活充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生活化素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有利于提升学生自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这样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可以为后来的课堂教学做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为学生的道德教育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课堂教学与课堂活动相结合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要做到活性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的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气氛。要注意在课堂中适当加入一些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堂小活动,列如,在《学会自救自护》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中心,养成良好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现场演示活动,如可以在课堂为学生演示溺水的救治方法或者火灾防范的措施等等,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活跃的教学模式将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的吸收。学生的学习毫无疑问的需要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巩固通过这种不断巩固的方法来使学生更好的接触到学习内容对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掌握,要努力做到将课堂活动的内容做的紧凑,要对课堂内容的节奏把握的较好,并不断对课堂内容有更快的创新和提高。要提高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是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更积极更有效率,并在课堂活动中不断巩固和理解自己所学的道德和法治的相关知识。
        (三)知识内容简单直观化
        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对于课堂知识传授的认识上并没有对学生这个受教育群体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考量,存在一种固有固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师对于教学的自我认知上的固化问题,教师应该在现有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段,思想状态思想阻碍,学习能力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找出合适于现阶段学生的人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而对于小学的法制道德教育应本着简易化知识模式来进行传授,才能是学生更好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得到充分的改善,更多的是有效学习,而不是无效的教师自我知识的倾诉是学习模式。要将法制与道德教育的知识内容简易化直观化是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复杂枯燥的知识更为好理解和接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努力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冉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11)
[2]郭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学周刊.2019(06)
[3]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 2019(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