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潘燕平
[导读]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排除不必要的干扰,以便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此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作为储备人才也会无形中增加学习压力,因此初中教师要对学生心理健康引起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本文先阐述农村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然后浅谈几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潘燕平    苍南县钱库镇第四中学  浙江  温州  325800
【摘要】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排除不必要的干扰,以便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此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作为储备人才也会无形中增加学习压力,因此初中教师要对学生心理健康引起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本文先阐述农村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然后浅谈几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17-01

        教师要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且以此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以便初中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学生要具备独立的人格,唯有如此才能有勇气克服困难,才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促使学生能够提高生活自信心,并且能够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素质。
        一、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现状
        1青春期的困惑
        在青春时期,学生对性别有了更多的关注,能够意识到不同性别的同学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所以不乏一些异性同学互相产生吸引力,比如从外貌或者学习能力方面产生羡慕或者欣赏的情愫。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要正视这个问题,不能对学生另眼相看。而且很多学生平时并没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遇到的苦恼和困惑没有人可以倾诉,所以便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2学习上的烦恼
        初中知识点难度和小学相比有所提高,所以学生逐渐呈现出学习差异性,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苦恼,也容易产生焦虑的心情,因为他们感觉无法向父母交代,所以每到考试之前就会变得紧张,这种考试综合症已经是一种常态,是很多中学生都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考试压力的影响下,学生的情绪往往比较负面,他们需要宣泄,也需要有人给予他们疏导。
        3无法调控的情绪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缺少调控情绪能力。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是非观念,也明白对与错的分别,所以往往由于冲动而产生后悔心理。还有的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陷入不良的情绪中,但是找不到症结所在,便会变得郁闷和焦虑。所以如果教师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学生之间经常互相倾诉烦恼,如何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困境,需要教师寻求应对策略。



        二、农村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重视多学科的德育教育
        这就要求初中各科教师善于挖掘本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比如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具有教育意义,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富含的正确三观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获得健康的心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再者结合初中体育而言,体育教师要意识到学生通过运动能够增强自信心,能够增强毅力,让学生面对困难有勇气克服。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多为学生组织丰富的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体育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能够增强集体意识,能够具有团队精神。而初中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富含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观念和思想,提炼出精简的语言,对学生展开集中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2创建交流平台,合理释放压力
        初中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十分正常,只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可以了。而这个教学工作和心理健康教师关联最大,所以教师要寻求高效的措施,让学生能够减轻学习负担,能够以轻松的心态参与每天的学习活动中。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新时期的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的“常客”,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比如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网络平台上和他人倾诉,通过别人的劝解以及忠告,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心理问题。初中生需要一定的隐私空间,所以所创建的交流平台要注意尊重学生的隐私,学生也可以匿名发言。在这些平台交流中,心理健康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给学生提出更加专业性的建议,促使学生能够快速调节心态。事实证明,在网络平台上,学生能够改变“难以启齿”的心理,而获得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后,还能拉近师生的距离。
        3开展心理咨询,拓宽教学途径
        现如今,各学校都已经开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更大的关注,学校除了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外,也可以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咨询课堂,还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参与到教学中,而学生需要做的则是将自己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向心理咨询教师反馈。此时心理咨询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问题,然后给予切实的建议,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
        总之,学生是否获得全面健康发展,可以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判断,这就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身心健康。此外,教师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寻求有效策略,将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实践中不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
参考文献
[1]徐也.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4.
[2]李文倩.初中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尊的中介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