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张小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张小娥
[导读] 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更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而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意义和影响。因为小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无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还是人生观念都会在小学阶段初步定型,因此小学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中占据了不可代替的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第一小学   张小娥 514469

摘要: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更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而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意义和影响。因为小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无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还是人生观念都会在小学阶段初步定型,因此小学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中占据了不可代替的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教育;综合素质发展;重要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小学教育体系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关注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长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品质、道德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当前小学教育仍然还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分析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将有利于相关部门和人员不断优化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为小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
        一、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虽然我国在不断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机制仍然没有进行创新和改革,学生的升学、考评还是需要用书面的成绩来决定,而学生的学习品质、道德素养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关注和有效培养,也没有实质的考评机制,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农村以及偏远地区,这种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是非常深入的,小学生也从小就被这种教育理念影响,大部分小学生长期处于埋头学习、做作业的生活状态中,从而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不符合小学生成长的需求[1]。在小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中,他们没有接受正确合适的引导,这对孩子个性化的成长会造成比较深远的影响。其次,小学素质教育显然没有完全落实,理论和实践没有真正结合起来,部分学校知识在喊口号、拉横幅,但是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评价等各方面都还没有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仍然比较大,因此部分小学生的学习观念会出现偏差。根据当下学生的情况来看,不少的小学生已经开始厌烦了学习,他们对学习甚至出现了抵触的情绪,这说明小学教育并没有真正担负其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品质以及综合素质的责任。
        二、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小学生大多是6-1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无论是大脑发育还是思维发展,都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潜力挖掘的最佳时期[2]。而在接受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开始认识不同方面的知识,从语数外等各门学科的知识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世界,这些新知识的冲击会重新打开小学生知识世界的大门,会有效激发他们对世界、对知识的好奇心[2]。所以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就能够有效塑造小学生的学习品质,也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而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丰富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认识文化、语言和人文,可以从数学学习中认识数字、图形和逻辑,也能够从科学学习中了解化学、物理和生物。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这些新的知识会迅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养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生的心理、心智还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是形成道德观念的最佳时期。而小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学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在教师和家长的期待以及施压之下,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和教育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学以及德育教育工作来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从生活和学习的点滴上训练学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积极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刻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从而影响其今后的人生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
        学生的健康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在小学教育机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在不断深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特别是在小学教育中,许多学校也专门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以及团队,甚至将心理教育融入到了班级管理以及各门学科教学中。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地教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思维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教学主要是以基础的知识为主,也是根据小学生智力思维成长的特点来选择知识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也选择符合小学生思维习惯和能力的方式,这些都是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智力,让他们可以提高对学习的热情,并且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当下小学教育也非常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的教育,特别强调因材施教和以生为本,更加重视每一个小学生的特点和潜力,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智力,通过丰富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智力思维的发展。
        结论:
        总的来说,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智力、思维、道德、心理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有效引导和培养,同时也会对学习、生活和社会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小学教育需要把握学生的可塑性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针对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实施科学指导,以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校涵. 浅谈小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J]. 女报:时尚版, 2020, 000(003):P.1-1.
[2]周颖. 小学教育对学生未来综合素质发展的意义分析[J]. 明日, 2019(27):0324-0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