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潘慧彬
[导读] 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教育是现在新课标改革之后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现在社会对于一名学生道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容易接受一些教师传递给他们的内容,在这一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道德与法治相结合的内容,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目前的教师没有给予小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最大程度的教育,这门学科并没有达到新课标所需要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和平小学  潘慧彬

摘要: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教育是现在新课标改革之后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现在社会对于一名学生道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容易接受一些教师传递给他们的内容,在这一阶段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道德与法治相结合的内容,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目前的教师没有给予小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最大程度的教育,这门学科并没有达到新课标所需要的目标。因此,研究现阶段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结合教育仍是值得每位小学教师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俗话说:“欲成才,先成人。”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阶段,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内容远远要比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岁左右的年龄正是正确的道德观念开始形成的时期,从这个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显得十分必要。目前,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大部分的学校和教师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多的法治专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如何让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变得更加合理与有效。即使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得到如此重视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变,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依旧是教师应该持续探究和讨论的问题。
        一、德育与法治无痕联系,让整合更加精彩
        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全方位掌握,教师不仅需要将日常的教材讲解清楚,还需要将教材作为一个载体,充分理解教材为何要这样建立框架,要充分了解为什么要将道德与法治放在一起,这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都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将教材拿来糊弄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
        例如:在学习《上学路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上的例子向学生引入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还需要积累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的上学路上发生过的事情,在举这些例子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灌输很多思想。在上学路上可能会涉及到比较多的内容比如过马路时要遵守红绿灯的规则、不能随意要陌生人的礼物、礼让老人等,这就将道德和法治结合在一起阐述,加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应该做到深入挖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育人价值,充分探索教材中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二、情境与生活无痕链接,让整合更加精彩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的内容都是通俗易懂的,且都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这样的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这样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某些行为的不合理性。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加上小学生本身就需要多色彩的场景来引导,仅仅一些枯燥的知识是没有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可爱的家乡》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庭时询问父母和家乡相关的事宜,让他们针对自己的家乡挨个进行发言,还可以让他们表演自己家乡有的传统文化,比如戏剧、歌曲等。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还可以让他们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进一步培养对自己家乡的感情。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家乡的变化,是什么引起了这些变化,是否涉及到道德与法治层面,这样在无形之中就让学生掌握了某些知识点,还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通过这样的情境化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一方面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三、直观与探究无痕对接,让整合更加精彩
        以往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教师只是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简单阐述,甚至有时候直接将课堂变为自习课,或者教师直接将课借给主要课程的老师,根本不注重将这些必要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教师也不注重适当对教材进行扩展,没有通过一些动画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小学生其实还保留着一份童心,如果能在课堂上运用一些多媒体信息技术或手段,将某些知识点制作成动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
        例如:在学习《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在课前就找一些和这门课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在给学生充分介绍过相关知识点后播放给学生看,并让他们找出视频中和本课堂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脑能力,同时,在教师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这也间接拉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上学习,还可以引起学生对一些画面的疑问,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总之,在新时代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了解这门课应该要教学的内容并适当进行扩充,还要充分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引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进行学习。小学阶段就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可以提升现有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江妮.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四个融合点[J]. 天津教育, 2020.
[2]王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法融合的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融入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德育教学策略研究FJJKXB20-8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