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韦彬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价值追求要进行调整,打破知识技能的束缚,应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本文站在新课改视域下,对高中体育教学展开探讨,提出提升教学成效策略。

广西马山县金伦中学  韦彬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价值追求要进行调整,打破知识技能的束缚,应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和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且全面发展。本文站在新课改视域下,对高中体育教学展开探讨,提出提升教学成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引言:体育教学除了能提供锻炼机会,促使学生在运动中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认知能力,还能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心理素质、优秀的品质等。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要促进这些目标共同实现,增强其自主健身意识,以确保学生在这门课程教育中得以全面发展。
        一、构建新的课堂关系
        高中体育知识技能教学由教师掌控,基本模式是讲解结合动作示范,学生只需接受和模仿。这样体育课缺乏趣味,固定模式容易使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锻炼兴趣下降。课堂中不能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和活动,不仅无法达到强身健体的要求,还会使其难以形成自主健身意识,而身体是做好事情的本钱,一旦健康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其发展。体育教学中兴趣不足,自然不能获取好的体验,对于培养健康心理与优秀品质也有不利影响。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学要建构新课堂关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突出其主体性,使其在体育课堂中动起来,自觉参与实践训练外还要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在参与、合作、互动中,提高锻炼身体成效并使在做中形成体育精神,具有团队协助、拼搏等优秀品质[1]。教师是教学组织人员,并要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做一个引导者而非传授者,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领悟体育精髓,被体育魅力所感染,拥有持久健身和运动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要通过创新方法,增强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体育教学可与信息技术结合,最常用的是多媒体,可为体育教学增色不少。多媒体融合性强,集中各种技术,除了能拓展体育教学内容,还能使课堂变得图文并茂和生动有趣。这样的体育课自然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使其学习动机更为连贯,最终将实现高效教学。以理论课为例,过去依靠的是讲解,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就可丰富教学内容播放一些体育最新资讯,比如重大赛事,我国运动员表现情况等,使其关注体育,培养爱国情怀,并能使其对体育更为感兴趣。理论课中体育知识,则可图文并茂呈现,通过播放体育赛事,将抽象体育知识直观化,以确保学生更好理解。
        体育训练之前,教师可制作视频,既要有动作又要有讲解,学生自己观看学习,原地做动作。观看完要针对本节课训练内容讨论,师生合作学习,总结动作要点,明确注意事项[2]。经过这个环节教学,实践训练效果会更好。


此外,学生在训练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动作不规范,或者是有错误动作。不仅影响体育技能与运动能力提升,还容易在训练中受伤。纠正动作一直都是体育教学重点,教师在学生训练与活动过程中要观察,将有问题动作拍下来,然后用多媒体呈现。学生这时可能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紧接着要与规范动作进行对比,问题就暴露出来。学生印象会更加深,明确动作存在问题,就能更好改正。这就为学生体育学习提供更多思考空间和机会,既能帮助其提高锻炼质量,又能促进思维发展,还能使其拥有良好体育学习习惯。
        三、体育教学游戏化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要树立大教育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而这个实现需要兴趣支撑。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课,其他都是空谈,所以培养其对体育积极情感极为关键和重要。体育教学与游戏整合,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有趣游戏中,可很好激发兴趣。需强调的是,体育教学游戏化一方面要服务教育目标,另外一方面要促进学生体育认知能力、体育精神、良好心理品质等发展[3]。
        以篮球教学为例,牵扯到运球部分训练,教师可设计游戏,把技能训练与游戏结合在帮助其提升能力以外,增强学生对体育训练情感,并达到培养优秀品质效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组,每组4人,然后在一定距离内设置障碍物,每个组别的学生要接力过障碍物,将球顺利运到终点。运球中出现失误,需要从头再来。这种游戏法不仅能增强球感,提高学生运球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
        四、分层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差异,依据学生运动能力、兴趣、身体情况等,采取分层教学。提供多个训练内容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能力和爱好,自行选择。这样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实现发展。分层教学最为关键是合理确定目标,避免太高和过低,并要分层评价学生表现,增强其体育训练自信心,使其获取更好体育学习体验,也有助于健康心理和良好品质形成。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应通过重构课堂关系、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游戏化等,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课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红. 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策略[J]. 中学时代:理论版, 2014.
[2]肖秀萍. 小议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J]. 体育时空, 2018, 000(012):86.
[3]熊志林. 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7, 000(00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