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叶怡芳
[导读] 经济全球化的开始伴随着文化全球化,我们打开国门看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引进外来文化。部分青少年在还没有汲取国之文化的时候已经被外来文化影响。通过历史教学提升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是当今重要的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基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广东省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叶怡芳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开始伴随着文化全球化,我们打开国门看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引进外来文化。部分青少年在还没有汲取国之文化的时候已经被外来文化影响通过历史教学提升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是当今重要的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基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历史教学设计;研究
        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互联网已经应用于各个高科技产品手机、电脑、电视等等,人们足不出户通过这些电子设备已经可以获取国内外各种信息新闻,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全球各国紧密联系互相引进学习,那么外来的文化必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在面对形式多样有趣的内容时,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的青少年难免会被这些有趣的内容吸引,无法辩别是非,而导致崇洋媚外。
        一、什么是家国情怀
        我国国民多以爱国为己任,在责任面前有舍小家顾大家的觉悟,少年强则国强,那么作为中华儿女也应该或者必须知道该怎样爱国怎样肩负起重任。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那么什么是“家国情怀”呢,是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的一种情感,是促使人民爱其国家的一种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与古代的忠君报国思想有联系但也有本质的区别,它不仅仅是继承了从古至今的爱国奉献精神,更促进这些传统文化的发展。“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树立正确的爱国价值观
        爱国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素质道德,从古至今,从部落到城邦再到国家,它留存在每个人民的骨子里[1]。人人都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但有时候在爱国理念上不同人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偏差好比明朝时期的各个政党斗争,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的。但方向和行动都偏离了正轨从而导致国内外忧患,国破人亡。爱国永远都没有错,错的是不同的信念。就和每个国家一样,它的政党都分为两派,或者好几派,他们的理念永远不同。有的主张武力保护国家,有的主张以爱治国。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好。所以就出现了畸形的爱国情怀,他们不会去了解和关注国家的需求,只认为自己做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好,就是在爱国,不回去考虑未来发展,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的爱国价值观,最终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灾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的相互侵入,少部分无知的人去以他国文化为荣,认为他国文化是高于华夏文明,一股脑的学习就是爱国表现。因此,正确的爱国价值观和理念是爱国情怀的重中之重,要辨别正确的价值观为之去努力实践才是真正的爱国。
        三、如何运用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一)以史为鉴,可以知新替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学习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的重要路径。从我们建立起炎黄部落时,爱护自己的家园就已经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到第一个封建王朝,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我们一直在学习和培养爱护国家的信念敌人侵略我们时,我们可能会失败,可能遭受重创。但我们从来不会放弃国家,我们一直都是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的打败敌人,保卫家园。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我们国家,给我国造成巨大的伤痛。但他们却扭曲事实,不仅不向我们道歉,还给他们的国民宣扬侵略我们就是他们的爱国表现。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是我们的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我们的现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好好学习,建设我们的国家。爱国,从自身的小事做起,每个人都完成自己的事,就会推动国家的事,从小做起,爱国不仅是语言表达,实际行动更重要。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创新,把爱国情怀以特殊的形式带进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目前教学的形式不应该局限于老师拿着课本干巴巴的讲课,这样枯燥发呆板的教学模式应该加以创新,单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倍感枯燥乏味没有探索欲,所以应提倡实践教学与创意教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走进我们的历史文化,可以把传统习俗以创意视频或者图片和游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眼前一亮愿意从中感受国之精粹的魅力所在,让青少年带着好奇走进历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参与传统习俗活动,比如春节拜年,元宵节猜灯谜,中秋节赏月看灯会等等,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根本上了解传统文化。这样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从内心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2]。
        四、结束语
        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重要途径,其不仅仅是单一的历史教学更是帮助心智尚未健全的青少年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好与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做一个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2]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J]. 左言琴.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8)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立项号2019YQZK246)研究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