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的方法 李颖盾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李颖盾
[导读] 在基础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初中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英语课堂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探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则是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分析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探索出一系列课堂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其重要。

 邢台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李颖盾  054002

摘要:在基础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初中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英语课堂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探讨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则是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分析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探索出一系列课堂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其重要。
关键词:英语课堂;核心素养;教学
        一、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
        最近几年我国连续出台和制定了一些有关基础教育的文件,譬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些文件主要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和成长,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随着条款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家喻户晓。然而,尽管教育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素质教育的的效果还不称人意。目前大部分教育专家都认可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涵括了语言、品德、学习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因素,影响深远。由此看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的当务之急,对现代教育的改革影响巨大。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重要性
        (一)外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语言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学习和运用不同的语言,可以扩展国际视野,满足跨文化交流的需要,了解世界人民多元化的生活和文化习俗,为我们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还有助于我们客观的理性地看待世界。外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因素,从个人层面来说,其主要目标是把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来搭建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和语用能力,通过外语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心智,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促进民族的融合,实现个人的自身发展,促进个人的终生教育。这些都体现了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旨。
        (二)何谓外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秉承国家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也需要与时俱进,以“以德树人”为宗旨,立志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又要完善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素养。外语教育要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于一体,促进人全面发展。教育部《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学生在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具体表现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大组成部分。”语言能力是基石,学生需要凭借语言来传达信息。学习能力是个人前行和不断发展条件,学生通过调整个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自己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三、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一)拓展课外知识,提升课后阅读活动
        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这是对其课堂教学的升华和巩固,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养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巨大的语言输入有必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只有打开知识的大门,开拓学生的眼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涵养。因而,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适当开展课外阅读,阅读一些地道的英文刊物和报纸,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加地道、专业的素材,同时也促进了口语交际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提供综合素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何进行课后阅读,促进其说与学的能力,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设置不同的分层任务。针对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则适当降低难度,水平较高的学生则适当提高其阅读要求,并逐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升其学习的自主性和意识性。


其次,注重创新活动、挖掘创新的思想和点子,教导学生注重团队合作,采取分组合作、小组辩论、个人演讲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分析、全面的评价,破除传统教学的陈腐观念,估计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提高其英语素养。
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提升教师素养、加强继续教育
        教师应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并扩展知识体系。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素养和自身的师德师风等。教师通过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思辨和分析能力。英语课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整合、渗透各类不同的文化知识和学科,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入世界,融入世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沿革要求自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对待学生要胸怀宽容的心态,要淳淳善诱,也要善于思考,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个性,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智能。只有提升教师素养,教师才能提升教学艺术,更好的因材施教,灵活使用教学,根据不同教材做出合理安排,帮助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态化教学课堂的精髓,设计平衡和谐的课堂教学。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气质还在于自身的学识及内在的涵养。教师要不断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教师实施听课制度,通过这些方式教师互相切磋,时刻充电,吸取优秀的教学理念和前沿思想,精益求精,充实自身的知识库,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活学活用,把英语应用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加强个人人文修养,拓展文化知识修养,以师德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化的英语教师。此外,还要具备高桑德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要以身作则,对事物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人要有豁达的胸襟,努力教书育人,以实际行动来激发其热爱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关注学生个性禀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陶行知先生鉴于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遵循中国教育现状,推行“真人教育”。“真人教育”实际上就是注重学生个性禀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成长为符合自身特点的“真人”。从人文角度来看,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精髓,关注学生个性和才能,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和特点,以“真人”为目标,结合社会需求,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教学目标,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现状,培养具有社会能力和社会语言使用能力的“真人”,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堂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发展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开展辩论,组织讨论,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民主的课堂环境,培养其独立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后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鼓励学生去思考、去阅读;没有思考和阅读便无法促进个人真正地成长、真正地学习。通过一些英文影片,也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到中西方文化和风俗的不同,让学生深刻了解中西方异质文化,参与国际交流,向世界输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重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中学生英语知识能力情况,需要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增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中学生英语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英语语种的生活化教育的乐趣和情怀,受到英文文化的熏陶,增强了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促使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核心素养,最终确保英语教学改革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严洁.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3]周小勇.深化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