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研究 孟灼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孟灼
[导读]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传递、接收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美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初中美术教育越发受到关注。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多样性、数字化、交互性等特点,能够为美术课堂注入活力,有利于教师转变以知识灌输和技能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初中美术教学引入多媒体将有效地促进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羊耳峪小学 孟灼      102500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传递、接收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美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初中美术教育越发受到关注。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多样性、数字化、交互性等特点,能够为美术课堂注入活力,有利于教师转变以知识灌输和技能学习为主的教学理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初中美术教学引入多媒体将有效地促进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美术 创意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以创意思维为前提,创意思维是创造力和创造性活动产生的基础。初中阶段是学生创意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因此, 对初中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成为教师关注的课题。美术作为一种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形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意思维。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有助于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一、多媒体环境下对初中美术教学现状的思考
        创意思维的首要特点体现为思维结果和所创造产物的新颖性。创意思维的本质是打破常规思维,提高思维能力,产生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现在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 美术课程对一些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一些学生觉得课堂乏味, 认为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材料和教学形式不够丰富,对于美术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信心。这导致培养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教学目标将很难实现。其次,部分教师的美术教学理念难以适应时代对创造力培养的要求。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目前,部分美术教师 以“绘画技能的学习”为基本理念。初中美术教学传达给学生的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对美的态度、对事物的审美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创造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应该作为美术教学的目标,如果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带着松懈的态度进行美术学习,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基于这些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成为教师的思考方向。
        学生的有效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学生的学习也很难有质的飞跃。首先,教师要摈弃“以完成课程教学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树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不是仅仅为了完成课程教学,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因此,通过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便捷,而且是思维和理念上的拓展,初中美术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多媒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学生学习美术的资源和平台比以往更加丰富,学习美术的视野更加开阔,其思维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其次,教师要始终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是教学的关键。多媒体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它的交互性、协作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探索,这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多媒体运用于初中美术创意思维培养的新认知
        1.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学习趣味性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将更多新型的材料和技术引入教学, 革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加学习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教师需要深入调查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课堂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性是课堂效率提升的关键。多媒体对信息处理的多样性、超文本性特点为美术教学带来了便利。多媒体技术对声音、图形图像、光和色等的处理丰富多变,可以模拟现实,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觉,丰富课堂,为美术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此外,多媒体也可以帮助学生体验人机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学生学习的效率将会进一步提升。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活跃起来,这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增强学习体验,拓展学生思维
        创意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过程,它不是一个断裂的环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拓展思维需要打破已有的思维模式, 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实践和生活体验。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那么学生的思维往往容易受到限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实时性、远程性、交互性,把博物馆、美术馆甚至大自然变成美术学习的素材和场地,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实践性和生活性。这样,就突破了教材的限制,延伸了美术教学范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成为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基础。
        3.创设教学情境,启发想象与创造
        学生只有在积累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前提下,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最终才能实现创造活动。创造离不开想象, 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想象,就很难产生新的思维成果。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但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在美术学习上主要偏向于临摹式学习,其美术表达及创作相对欠缺。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学生在不活跃的学习气氛或没有情境的学习环境中是很难产生想象的。因此,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入情境教学,活跃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启发学生想象与创造。如在上《水墨画》一课时,一些学生对水墨画不够熟悉,教师在讲解水墨画知识时首先可以借助投影仪进行示范,为学生清晰展现墨的干、湿、浓、淡,让学生充分感受水墨的学习情境。其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墨画与油画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水墨画的特色。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水墨画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水墨的湿润感、灵动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创作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对水墨工具的学习、对水墨知识的了解、对水墨技法的理解都会对学生的创作产生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水墨的情趣,培养学生对水墨的兴趣与审美,进而启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
        结语
        创意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对初中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当前,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势在必行。运用多媒体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发展教师需要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正确地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赵中兴.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2]崔光佐.思维能力的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豆海湛,王林发.体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