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让困境学生也能幸福成长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曾庆容
[导读]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学生全面健康而快乐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习兴致不高,成为了学困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充分而必要的了解,并采取一定方式带领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本篇文章中阐述了学困生的成因和运用家校携手方式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家校携手的前提下转化困境生的策略。以下观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北京师范大学什邡附属外国语中学  曾庆容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学生全面健康而快乐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习兴致不高,成为了学困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学困生的情况进行充分而必要的了解,并采取一定方式带领学生走出学习困境。本篇文章中阐述了学困生的成因和运用家校携手方式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家校携手的前提下转化困境生的策略。以下观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物理;学困生;研究
        目前初中课堂采用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对学困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教师不能直接放弃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要适当的降低学习难度,让学困生也能通过努力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初中物理试卷难度的增加,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学生的学习目标不能再是简单的背诵概念和掌握原理等。为此,教师要将探究知识的机会交给学困生,让他们也能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出学习的低谷。
        一、学困生成因
        (一)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巨大,父母就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可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很多家庭父母为了支撑起家庭的开支而不得不四处打工奔波或忙于自己的工作,因此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这样,孩子要么就交给老一辈人照顾,要么就托付给亲戚照顾。长辈过于溺爱孩子,在管教上缺乏必要的知识;亲戚在管教孩子时又不好严格管理,这都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如果孩子出现了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成绩下降的情况,父母只会严厉批评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关心,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如果再受到一些不好的因素影响便可能逐渐成为学困生中的一员。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而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部分教师存在认知上的偏差,不关心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此导致部分学困生的成绩一直停滞不前,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为了促进学困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必要促成家庭和学校的携手合作,以使其在学困生教育和快乐成长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二、家校携手的重要性
        学困生是家长和教师比较抵触的词汇,这个词语意味着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思想不成熟。转化学困生对学校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共同承担。基于这一点,促进家校携手是转化学困生的最有效方式。家庭教育对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在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下是不完善的,失败的教育。教学转化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学生家长的作用,可能会失败。为此,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确保教师和家长就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良好的互动沟通,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1]。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和家访的形式和家长交流,了解当前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和行为习惯等,掌握学生的校外表现。此外教师对待学生要保持耐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引导,让学生在学校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教师也要同步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指出家长在教育方式上的不足等,并促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协调统一,更有效的转化学困生,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三、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对策
        (一)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在学生充满学习兴趣的情况设置教学情境,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理解有难度的物理学习知识,增加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除此之外,物理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好奇心,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
        (二)强化物理实验探究培养学困生动手能力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包含大量实验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掌握相关理论和技能。为此,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实验研究,让学生通过课程实验对理论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掌握知识,提高成绩。实验探究时,教师要给予学困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代入物理理论知识学习中,摆脱学困生的头衔。
        (三)优化教学模式,克服学困生物理学习困难
        身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全方位掌握学生的方法和行为习惯,并了解学困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存在哪些问题。针对问题较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较多,要开导学生,解答学生的疑惑,一步步解决学习问题。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对课程学习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此外,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创新传统的教育方式,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展开物理教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2]。
        (四)建立平等师生的关系激发学生情感
        建立教师和学生沟通互动的平等关系,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参与到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从而减少班级学困生的数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具体的学习状况,并给出学习建议和参考,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避免和学生发生冲突。感化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内在物理学习动力。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大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缺乏毅力,缺乏初中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家庭和学校教育上对学生的影响多是负面的,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为此,学生家长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困生的产生原因,并通过创设情景化教学,组织教学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学困生转化为学习上进学生。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形式,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从而提升成绩,获得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玉琴.培养探究能力转变物理学困生的新途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55-56.
[2]陈德钰.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4):017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