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 梁亚兰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梁亚兰
[导读]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官庄镇官庄中学 711204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无止境的学科,想要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就要让学生不断地进行高质量的阅读积累。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读物,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还要教给学生扩大阅读收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

梁亚兰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官庄镇官庄中学  711204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无止境的学科,想要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就要让学生不断地进行高质量的阅读积累。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读物,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还要教给学生扩大阅读收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工作,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知识储备得到切实地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99-02

        引言
        初中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深入探究语文学科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严重,他们不仅没有主动学习阅读教学的开展方法,而且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甚至是很少在课堂上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掌握到正确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他们的知识储备量也就会因此而难以提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所选读物良莠不齐
        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并非所有课外读物都对学生有益。但是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往往只是引导学生自由进行阅读积累,对于学生所读的读物没有做出严格要求和规定。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会只靠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书籍,一些毫无营养的故事小说、鼓吹不良风气的娱乐杂志等等都可能会成为学生的读物。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无法从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到应有的语文知识积累,甚至还可能会受到读物所蕴含的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无法摆脱贪玩好动的天性,很少有学生愿意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书。而且,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他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不会主动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还会将阅读布置成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原本趣味的阅读过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感到负担的学生自然就不会对阅读产生任何的兴趣,这样学生在阅读当中的收获就会十分有限,而阅读教学的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三)学生很少理解读物内涵
        阅读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会从别人的文字和观点当中迸发出自己的灵感,这样的灵感迸发会让人爱上阅读的过程,甚至是激发出自己的创作欲望。但是,很多初中学生在阅读时都是一带而过,对于文章的文字和观点没有任何的理解和思考,最多也只是会在一些故事情节和有趣的描述上稍作停留。这样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也会因此急剧缩减,更不会被启发出任何的灵感和创作欲。
        (四)学生容易陷入“闭门造车”
        阅读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很多学生都喜欢独自阅读和独自思考。他们将阅读视为一件较为“私密”的事情,很少会主动和他人分享和探讨自己的阅读心得。但是,孤独的道路总是更难坚持,独自阅读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并且,陷入“闭门造车”的学生往往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解读文章,只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去理解作者的思想。这样,他们的理解就很可能会出现偏差和漏洞,甚至是出现曲解原意、过分解读等问题。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指导学生选择合适读物
        教师需要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避免阅读教学的效果受到读物的影响。


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教师需要确保读物与学生的年龄匹配,同时还要让课外读物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读物的核心思想也必须要积极向上,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正向的思想观念。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向学生推荐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红楼梦》的文字直白易懂,而且蕴藏着极高的文学造诣,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语文阅读积累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读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红楼梦》的经典情节进行简要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蕴藏在这些名著之中的传统文化美感,并且提高学生的阅读眼界和文字审美,甚至是引发出学生对于这本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欲望。
        (二)充分发挥兴趣阅读作用
        只有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出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出兴趣阅读的作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并且还要通过课堂导读、阅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名著导读所推荐的《海底两万里》就是一本可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经典名著。这本国外名著描绘了一个精彩的冒险故事和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教师可以朗读这本书中有趣的片段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的趣味;或者教师也可以播放这本书所改编的影视片段,用绮丽的画面去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与阅读欲望。这样,无需教师督促,学生自己也会主动去阅读这本奇妙有趣的经典名著。
        (三)督促学生记录阅读心得
        阅读不仅需要品味文章的观点和故事的情节,更要针对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措辞和作者的深意,而且还要督促学生记录阅读心得,让学生写下自己在阅读当中的思考和感悟,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过程中的收获。
        例如,某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名著导读时,给学生布置了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课外阅读作业,并要求学生在书中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一段时间之后,教师通过检查批注和让学生写读后感的方式,检验了学生们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读后感质量可以看出:在书中记录批注较多的学生,在读后感中写出来的文章感悟也更加深刻。
        (四)学生结组开展阅读交流
        很多人在阅读时都喜欢安静地独处,这样虽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但是却少了一些分享的机会和交流的乐趣。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特长等对学生进行分组,使每组的组员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然后再让学生们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分享和讨论。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环节,教师可以借助《骆驼祥子》这本书开展一次阅读分享会。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各不相同的学生就能在结组讨论的过程中发生思想上的碰撞,从而对《骆驼祥子》这本书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依次分享心得,让学生从他人的观点中扩大自己的阅读收获。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积累。但是这种知识积累只有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收获成效,唯有“读万卷书”的耐心,方得“行万里路”的资本。只靠“一时兴起”驱使的阅读终将会因为兴趣消散而无以为继,只有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发挥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助益作用。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战的心理准备,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开始,慢慢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逐步帮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直到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的过程并且形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将阅读作为自己日常的语文学习手段。
参考文献
[1]孙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上), 2019(10):86-87.
[2]朱雨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3.
[3]曾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8):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