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彭宇
[导读]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把问题的应用进一步的优化。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的提问,都要进一步的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高中物理学科教师要遵循着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并且掌握学生物理学习的基本规律,高效的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增强高中物理学科的兴趣,主动地进行研究探索式的学习。

彭宇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四川  射洪  629200
【摘要】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把问题的应用进一步的优化。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的提问,都要进一步的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高中物理学科教师要遵循着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并且掌握学生物理学习的基本规律,高效的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增强高中物理学科的兴趣,主动地进行研究探索式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提问;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97-01

        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而言,虽然如今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发挥学生的作用,但教师仍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课堂教学也仍是教学的最主要的环节,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会对教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为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教师干涉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相应问题的选择应用就会对教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为了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就要能对课堂提问策略进行有效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做到合理选择问题、选择合适提问时机、及时作出反馈、分层设计问题。
        一、深入研究教材,合理选择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有效提问的进行,物理教师就要能将相应问题的有效选择重视起来。而为了实现对问题的合理选择,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要能对物理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中找到有效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探究性问题。一般来讲,问题的选择要能基于三个方面:(1)探究性,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探究价值,确保学生通过对相应问题的思考能实现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掌握;(2)启发性,当学生遇到困境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进而达成问题的突破(3)趣味性,当问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才能在学习之中乐于去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的效果也会得到提升。当教师能够基于这三个方面提出教学问题,那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进行“曲线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要能结合教学实际,设置有效的教学问题。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1)曲线运动是什么?其和直线运动有很大区别吗?(2)大家思考一下,在物体进行曲线运动时,其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3)物体在进行曲线运动时,可能保持速度不变么?像这样,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设计就可以实现对这一课内容的有效引导。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能基于课堂灵活地设计一些即时的问题,以保证课堂的有效进行。
        二、联合教学实际,选择提问时机
        当选择有效的问题之后,为了实现有效提问的进行,教师也要能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若教师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而选择在教学中直接进行随意提问的话,教师的提问就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但不能起到有效地引导效果,还会对学生的知识理解产生副作用。


基于此,教师要能明确课堂适于提问的三个时机:(1)课堂刚开始,此时处于课堂初期,学生的精神还不够活跃,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有效问题的提出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2)重点突破,学生思维陷入僵局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问题的提出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启发;(3)教学总结,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一课重点知识的提问,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检测,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例如,在“摩擦力”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刚上课时通过以下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1)摩擦力是什么呢?(2)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摩擦力来进行工作的么?能举几个例子么?通过这几个问题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相应知识的有效引导。又比如,在进行摩擦力的方向的判定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尝试着总结一下摩擦力方向的定义么?而当这一课的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本课核心内容的提问。
        三、做好问题反馈,及时排难解疑
        在相应的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可能通过对相应问题的思考做出回答,而为了实现提问效果的有效发挥,教师就要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惑。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应该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若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做出表扬;若学生回答出错或者回答的并不全面,教师也要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然后再让其他学生尝试作答。
        例如,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静电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呢?有什么危害呢?”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其尝试着进行回答。当学生对此问题回答的不全面时,教师应该说:“你的回答很棒,但还不够全面,请坐,还有其他同学能够补充的么?”若其他学生都无人回答,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对其实现有效突破。
        四、问题分层设计,实现学生提升
        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处于同一班级的学生其发展程度可能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这时,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发问,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进行分层化的问题设计。若教师设计统一的问题,则势必会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过于简单,对于发展情况较好的学生来说就没有多大的探究意义;若问题过于难,发展情况较差的学生就很难参与进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分层化设计。
        例如,在“功率”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层化的问题设计,使学生通过对相应问题的解决达成有效提升。在本课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分层化的问题设计。对于那些基础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多让物理发展情况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回答,实现对其的引导,激发其学习自信心。而对于那些难度较高的有一定思维拓展性的问题,教师则要能让那些学习情况好的学生尝试进行回答。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教师就要结合教学实际对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能深入研究教材,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问题;教师也要能做到联合教学实际,合理选择提问时机;教师还要能做好问题反馈,及时为学生排难解疑,确保其知识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要能在教学中注意对问题进行分层设计,确保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都能实现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小平.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014(012):4.
[2]钱霞.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00 (009):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