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陈炫
[导读] 道德与法治教学,既要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又要担当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责任与使命。这就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陈炫    昆明滇池中学  650228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既要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又要担当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责任与使命。这就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92-01

        引言
        从目前教育改革的重心来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心都放在了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方面,对核心素养的重视不足,这极大地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当前这一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差距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顺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转变教学理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理念滞后,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不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做到以生为本[4]。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仍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背道而驰,难以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有效教学,不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及法律素养。
        (二)教学实践活动较少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重难点集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层面。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教师较少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即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理论授课为主,很少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若不能适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浅层,难以使学生获得深入的认知。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对这些知识形成更深的体会,也就无法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素养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二、深度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
        (一)应用案例教学,深化教学体验
        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总目标的实现,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基础性的活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学法、守法、用法。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也要求教师深化法治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在组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尝试应用案例教学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形式向学生展示具体事件,使学生通过分析、探究案例,建构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潜移默化地发展分析、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针对法治内容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探究法治内容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法治内容的主人,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对法治内容的深刻理解,自觉地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二)创造新的课堂教育模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上,有趣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钻研和探索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找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乐趣,愿意主动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进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迅速发展。鉴于此,教师可以依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和学习教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属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独特魅力。
        (三)开展合作讨论,发散学生学习思维
        作为初中学校,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一个小组内,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分工;其次,针对一个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同学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指定一名同学负责记录,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来发言。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合作学习是个技术活,技术是需要反复训练使之成为习惯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这就好比运动员,要站在世界冠军舞台上,就必须默默无闻打牢基础。”所以,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默默无闻、坚持不懈。
        (四)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线上教学模式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新形势下,为应对教学需求,很多学校开始采取线上教学方式,以便于进一步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基于此,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线上教学模式相结合,创新线上教学组织方式和实施策略,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利用线上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线上教学相结合的课堂建构,指的是在目前线上教育的新环境下,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创设教育情境、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参与课堂教学,实施多种有效策略,主动参与课内课外各个环节,主动探究新知。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应顺应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关工作者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丰富相关研究文献,为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李红艳.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学习分析[J].新课程(下),2019(12):34.
[2]桓旭.促进深度学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任务与目标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39-42.
[3]刘波.基于深度学习,开展道德与法治合作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