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读写结合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边沿
[导读] 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们理解文章,通过练笔写一写的方式还可以检验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有效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这样才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高坡镇中心小学校  边沿  628442

摘要: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们理解文章,通过练笔写一写的方式还可以检验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有效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这样才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水平,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浅谈 小学阅读教学中 如何落实 读写结合
        引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两部分内容,他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阅读是吸纳的过程,而写作是输出的阶段。要想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就必须将二者结合共用,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只是停留在读的方面,对于学生读后的书写并不是很关注。教师的阅读教学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但是实际上仅仅在阅读中进行读是不够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知识,但是却不会语言以及词汇的运用,使得学生的阅读效果没有充分地得到发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阅读的一些内容和语言运用的方法会渐渐淡忘,不利于学生的阅读积累。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是仅仅引导学生单纯的进行读,使得学生在意识上对于阅读后的写比较单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写作欲望也随之降低。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增加学生在阅读中的积累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情感体验。小学生因为兴趣不浓、体验不足、素材匮乏,很容易陷入写作困境。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地理解一些词句,探究不同文章的不同写法,然后化为己用。例如,在叙事的写作训练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在阅读中重点探究文本如何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写人的写作训练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在阅读中着重抓住文本如何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性格等。
        (二)在教学时紧扣文本,以读促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可见,读与写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时怎样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精髓,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呢?本人认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们学好范文,所以,就要充分挖掘文本。找出范文中值得读写的切合点,来设计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以《草原》一文为例首先,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也可以说是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的,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夕阳话别图;表现了草原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在教学草原风光图这一部分时,让学生领会作者是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来写的,先写天空,再写小丘、平地。既用了比喻又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仔细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以读后感悟深化阅读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根据情景创设让学生体会阅读内容要表达的情感,使得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写作的主线,让学生在阅读内容的影响下产生共情,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书写,让学生可以懂得写作情感的抒发,让学生的写作意识更加强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习惯。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虽然懂得了课文所表达的内涵,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讲究内在、服务社会的有用的人,但是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并不能对他们的主观意识、人生观念产生相应的指导作用。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不限字数的读后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相结合,写下自己的深切感受。有的学生因此而想到了自己亲人的故事,有的则联想到了雷锋叔叔,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会从内心上感受到作者的思想熏陶,从而达到主观的理解层面。
        (四)以摘抄任务积累文学素材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还能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提供途径。正如上文所述,阅读是为写作积累的过程。为达成这一目标,笔者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摘抄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过一篇课文后,将课文中新学习的、写作中普遍应用到的、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进行总结与记录,在摘抄的过程中品析词句的含义,掌握句子之间的结构,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充足的文学素材。例如,在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后,很多学生在写景类的作文中都拥有很好的表现,这就是摘抄任务为他们积累的素材与经验带来的效果。
        (五)拓展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小学课文故事性很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而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先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并联系上下文对文章进行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拓展练习一般有补白类、补充语言形态心理活动、扩写类和提升主题类等。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续写故事》,教师出示几个简短故事,让学生能够把故事续编完整,并且故事要生动有趣,根据故事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通过拓展练习,不仅训练学生写作的技巧,还提高了学生想象力、写作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将之更加切实地运用到教学中,以取得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庆华.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读写结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3.
[2]范晓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20(21):69-70.
[3]魏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浅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