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王聪聪
[导读] 为了提升特殊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培智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其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培养。但就目前的体育教学效果来看,培智学校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特殊教育儿童健康发展。培智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特殊儿童的实际,真正将体育教学与运动康复相结合,达到矫正学生运动技能障碍的目的,为他们将来自食其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

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聪聪

摘要:为了提升特殊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培智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其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培养。但就目前的体育教学效果来看,培智学校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特殊教育儿童健康发展。培智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特殊儿童的实际,真正将体育教学与运动康复相结合,达到矫正学生运动技能障碍的目的,为他们将来自食其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策略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特殊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程度。有效提升培智学校教育质量是广大残疾人的心愿,也是党和政府应担负的重要责任。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探究培智学校体育教育问题,对于丰富培育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强化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一、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分析
        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体育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以功能缺陷补偿与康复为重要教学目标。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日常活动、劳动、生产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达到康复的效果。其二,提升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特殊儿童的最大特征是生理的缺陷,称为第一性缺陷;因生理缺陷而导致的认知活动、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缺陷称之为第二性缺陷。体育教学以其特有的功能,对于矫正特殊儿童的第一性缺陷和第二性缺陷具有积极作用,进而培养他们的体育学习自信心和自强精神,促使其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创设良好体育教育环境
        《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特殊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意义,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给予培智学校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从而改善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此外,还应关注培智学校师生的生活,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广播、短视频、电视等渠道加大对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中小学与培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特殊儿童提供与正常孩子共同参与体育学习的机会。最后,政府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特殊儿童体育教育公益活动,吸引广大社会人士关注培智学校体育教育,这对于特殊儿童体育学习效率以及康复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影响培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智学校应解决的首要问题。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师培训活动,增强教师对特殊体育理论的认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这是提升培智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教学水平最为便捷的途径。政府和培智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的进修班、函授班,同时,为教师提供参与大规模体育比赛的机会,丰富体育教师的比赛经验,从而提升他们的体育教学质量。通过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层面,有助于提升培智学校体育师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残疾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培智学校体育场地,改善体育教学条件
        培智学校经费有限,体育场地设施有待完善,这直接影响特殊儿童体育锻炼与康复效果。首先,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面向社会开展动员工作,多渠道筹集体育教学经费,以此完善培智学校体育教学机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其一,各级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财政预算,加大对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力度;其二,将福利彩票的一部分用于培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从而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其三,面向社会筹集办学经费,增添必要的体育器材、扩建体育场地等;其四,培智学校本身应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发扬勤俭治校、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员全校师生参与简易体育器材的制作和体育场地的修建,保证体育教学的基本需求,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培智学校及体育经费紧张的窘迫现状。
        (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营造浓厚体育学习氛围
        培智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营造浓厚的体育学习氛围,以保证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培智学校应结合特殊儿童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为他们参与体育锻炼营造浓厚的氛围。如利用学校广播、报栏等途径宣传培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举办以残奥会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定期开展富有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运动会等。这些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升了特殊儿童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自主参与体育锻炼和康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对于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运动增强人的身体机制,并在潜移默化中将体育与健康思想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终达到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效果。培智学校体育课程主要以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为目标,通过开展体质体能训练活动促使其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进而改变他们运动行为的程度。具体来说,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创设良好体育教育环境;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还应优化培智学校体育场地,改善体育教学条件;教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营造浓厚体育学习氛围,满足特殊儿童的内部需求,维持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展特殊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费健.培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06):49-51.
[2]屈美丽.特教学校培智类体育课堂基本动作技能学习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