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融入各学科教学,使其更具文化性的课堂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杨钰玲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各学科教师也更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形态、创新教学方法。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引入音乐元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从音乐视角出发,探讨其与各学科的有效融合,希望能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有效参考。

厦门市同安区西塘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 杨钰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各学科教师也更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形态、创新教学方法。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引入音乐元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从音乐视角出发,探讨其与各学科的有效融合,希望能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有效参考。
关键词:音乐;数学;语文;英语;素质教育
        一、借助音乐,简化数学复杂性
        数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而这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往往由于数学教学模式的固定特征,加上学生整体的数学分析能力、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很容易让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打退堂鼓,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而音乐的轻松化、趣味性以及通俗性,很容易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1]。因此,我们也积极鼓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音乐元素,简化数学知识的复杂性,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别致的数学课堂,真正让他们学有所得。
        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数学歌曲。比如“知道每份和几份,要用乘法求总和;谁和谁共有多少,请用加法算一算”等这类朗朗上口的歌曲,学生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歌曲中包含的有关运算的口诀帮助他们快速答题。这种轻松化的教学模式,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的负担,让他们在更便捷的学习方法利用中逐渐爱上数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时,数学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通俗易懂的歌曲。对于歌曲的选择,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并进行相关剪辑,以期能在歌曲中总结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优点,让他们在记忆的过程中避免一些运算错误,帮助学生巩固计算基础,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比如“没有括号要分类,发现括号要先算”等。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音乐,不仅能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在简化数学教学复杂性的过程中,更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借助音乐,让语文教学先声夺人
        情境教学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认为,音乐作为一种极具抒情性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与旋律的起伏变化,以最直接的方式让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丰富和生动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讲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可以在音乐的引入中传达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对音乐的感悟进而理解文本内容[2]。比如,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前导入,其目的在于奠定整堂课的教学基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散他们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很多歌曲中优美的歌词与旋律营造着良好的意境,这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播放相关的音乐,利用歌词和优美的旋律进行课前导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发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自主、自觉、主动地融入到教学氛围中。当然,教师要注意所选歌曲必须与文本内容相契合,这样才能让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其最大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爱的奉献》这样的音乐,让学生体会到伟大的父爱与父子间深厚的感情;在《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类课文的教学中应播放《我是一个兵》《我的祖国》等这类激情昂扬的曲目,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中传递出的爱国热情,同时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音乐的导入又增强了教学效果,进行了良好的德育教育,一举三得。
        三、借助音乐,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研究表明,相对轻松愉悦的音乐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换句话说,当某一音乐的旋律与频率与人的神经元活动频率相契合时,易于激活这一神经元的活动,而实现注意力的集中这对英语课堂教学而言也很有必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复性的语言训练必不可免,长期简单的反复练习,不但不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当恰当的音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时,有利于消除简单记忆的单调乏味性,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单词、语法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过多重复,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这时,如果教师引入欢快轻松的英语歌曲取代枯燥的反复训练,不仅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促使他们再次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除此之外,在小学英语课本中还有很多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儿童歌谣,这也是促进英语教学的又一有力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元素引入英语歌曲,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曲调嵌入教学内容,对学过的歌曲进行重新填词与改编,增强音乐与英语教学的新鲜感,让学生边学边唱,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同时丰富了英语课堂的教学形态,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快乐,但是将蜜汁送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要注意音乐教学与各学科教学间的联系,助力各学科教师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真正让学生享受到用音乐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成的课堂。另外,学科教学是主调,音乐不能喧宾夺主。我们还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挖掘音乐的教学育人价值,使其更好地在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中,真正彰显促进教育教学的功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池淑娟.把音乐教学融入到数学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0, 000(013):53-55.
[2]胡晓瑜.音乐与语文教学结缘的探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9, 000(033):233-233.
[3]许伟.把音乐融入到英语教学中[J].考试周刊, 2018(33):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