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智慧课堂动态生成过程分析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谢作守
[导读]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科学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从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在科学教育中良好的掌握知识重点和要点。而在科学教育中采用智慧课堂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拓展教育知识和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对小学科学课堂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采用智慧课堂进行教育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

苍南县灵溪镇第七小学  谢作守   3258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科学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从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在科学教育中良好的掌握知识重点和要点。而在科学教育中采用智慧课堂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拓展教育知识和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对小学科学课堂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采用智慧课堂进行教育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能够给一线教育工作者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智慧课堂;动态生成过程
        小学科学智慧课堂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创设的一种有利于学生探究和构建知识的智慧课堂学习环境,在智慧课堂学习中,融入更多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问题,并将学生引入到其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发挥个体作用,并采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在智慧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注意融入资源推送、数据分析和评价反馈等,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成科学教学目标,创设教育的附加值,实现高质量的教育。
        1.启迪智慧,提出问题
        智慧一方面是受到先天遗传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后天培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智慧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要将学生带领到课堂学习中,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在学习中得到锻炼,起到提高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例如,在教育“大自然温室效应”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就需要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并在上课的时候采用播放视频或展现图像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冰川融化及海平面上升现象,当学生对课堂内容都非常熟悉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全球环境正在逐渐变暖?海平面的上升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巨大影响,人类应该针对这一现象做出何种应对措施。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和思考中。启发学生不断的思考,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学习动力。
        2.调动网络资源,构建新知识体系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和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平板拍照功能运动到科学记录中,并上传到科学学习平台。这样教师可以选择其中较好的作品和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让作者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分享学习体验,以便促进更多学生的学习思维[2]。在教育中,教师要构建和谐互动的教育环境,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都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探讨达成一致的意见。让学生能够通过聆听、思考、辩论等方式完成各个时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育“蚕的生命周期”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养蚕经历,然后通过推送相关资源,让学生评比蚕的生长顺序以及变化过程。这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依照自己的资料进行相关知识的分享,从而促进科学教育动态的形成。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吗,并对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在学生提交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师运用平台预览功能,掌握全体学生的完成情况,以此实现高效教育。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蚕的生长周期和身体变化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展示蚕的生长经历和生命周期。并运用白板将其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以便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整个过程,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
        3.合作探究,生成智慧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和思考中,促进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有效思考问题。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教材的学习中。例如,在教育“大自然的温室效应”这一内容的时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温室气体的主要构成是二氧化碳。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证明学生二氧化碳是如何提高温度的[3]。为了能够验证这一效果,教师需要让学生设计出相关是实验。有了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探讨的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不是一下就能够达成的,而是需要不断的指导和改进。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一步步完成实验设计,形成可执行的实验方案,从而完成对问题猜测的炎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数据采集器等方式,通过对比,验证“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温度上升越快”这一现象。当小组完成相关任务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思想也会更加深刻。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时代科技的发展,将先进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并发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学习知识。提高智慧课堂的优越性。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传统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设计出具有良好教育效果的智慧课堂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1]杨玉佩,彭虹斌.小学科学智慧课堂动态生成过程探究[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5):49-50.
[2]蒋翎.智慧课堂下的小学科学教学[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2):113-114.
[3]钟印.小学科学智慧课堂教学方案设计[J].文渊(小学版),2019,(10):5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