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教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吴乐
[导读]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中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职业教育的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坚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教材内容结构,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以就业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努力为国家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各地职业院校纷纷响应国务院号召,对职业教育改革做出了具体计划,本文就新职教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创新

湖南省沅江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吴乐

摘要: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中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职业教育的改革中,学校和教师要坚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教材内容结构,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以就业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努力为国家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各地职业院校纷纷响应国务院号召,对职业教育改革做出了具体计划,本文就新职教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创新路径。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运行模式,推动了各产业和领域的革新,为了适应不断到来的社会变革和产业升级,中职学校也在不断优化学科产业布局,但就目前而言,在教师的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大多较为落后,只注重理论教学,不注重与现实就业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忽视培养学生实操能力,而且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跟不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过于围绕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提不起兴趣,也不明白学习内容对于就业的实际帮助,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后只能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概念,缺乏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和研究。
        一、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和教师要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扩大教材选择范围,保证学生学到最前沿、最实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具体做法包括考察其它优秀院校计算机网络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并获取优秀计算机网络教材,也可以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职业院校学校进行合作,参考合作学校的教材内容。此外学校和教师也要调整教学内容,不能将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全都灌输给学生,否则学生无法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某一领域。教师教学要有侧重点,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同时,紧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学生兴趣进行针对性教学。学校和教师也要及时淘汰落后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比如OSI模型等,针对中国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短板进行教学。
        二、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学生不光要学习计算机技术,还要学习通信技术,学生要将两门学科融会贯通,必然要付出巨大努力。教师应设法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照本宣科,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要通过软硬件结合,与市场发展结合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探讨所学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情况,归纳学习内容的重点,不必要求学生对协议等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而是在实操和应用中对其逐渐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各领域的联系思考,按照学习内容的关联度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系统认知。教师也应向学校建议加大在实验教学上的投资,支持学生按照所学内容亲手实践,比如让学生亲自动手组建网络,在学校实验设备不足时进行仿真配置等等。



        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
        计算机网络复杂且繁琐,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理论知识,但这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应优化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多媒体,用视频或图像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不同内容之间的关联思考。计算机网络要求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应用,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时刻指导,因此教师可以进行联机教学,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实时讲解。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在没跟上教学节奏时,多询问身边同学,同时注意搞活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循序渐进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通过较短的微课视频展示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并向学生推荐慕课课程,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四、制定切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都是跟着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没有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学完内容后,无法对学习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学习效率也因此下降。教师应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的同时,制定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重点,不要让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学生针对学习目标思考自身学习效果,努力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师要督促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目标的落实,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量化分析,指出学生所欠缺的知识和能力,针对学生不足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度,在不断对目标的落实中提升学习能力。制定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和乏味,通过不断完成目标来感受学习的成就感。
        五、营造学习氛围,转变学生负面观念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自身往往怀有偏见,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会课程内容,或认为即使能学会对自身也没有帮助,教师应转变学生的负面观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比如举办知识竞赛、周末读书交流会、课后学习分享会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转变对自己的负面观念。也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学生才会互相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并对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
        结语: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教师可以进行的改革方向有很多,但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可以多学习和尝试其它国家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理解,这样在应用一系列教学手段时,才会取得应有的成效。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微项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ZJZB201920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忠华.“三教”改革的三个核心问题[N].中国建设报,2020-4-8
[2].陈正权.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