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讨 刘守鹏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刘守鹏
[导读] 美术鉴赏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成为了困扰美术教师的主要问题。

山东郓城第二中学 刘守鹏   274700

摘要:美术鉴赏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成为了困扰美术教师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引言:传统的美术教学只依托于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单一,多数教学是照本宣科,并不能良好的发挥高中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美术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一、欣赏经典作品,培养图像识读能力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基础教学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培养其审美能力最为直观的方法就是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首先,教师要对美术鉴赏的理论、方法和要点进行讲解,使同学们能够明确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和方法;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等内容播放经典美术作品,引导同学们进行细致的观看和感受;最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进行阐述,使其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发现蕴含在作品中的美学特征[1]。
        比如,在《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一课中,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捣练图》、《临流赋琴图》、《采薇图卷》、《秋风执扇图》等作品。通过放大作品、渗透美术绘画基础知识等过程,引导同学们在视觉感知的作用下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思考,提高学生对作品表达符号、造型、色彩、比例等内容的认知。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美术表现能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被逐渐应用到高中教学当中。教师可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自媒体等形式拓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的活力[2]。为了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前将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提前下发给学生,提高其课前学习的效率。在良好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读作品的美术语言,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自身的想法和情感。
        比如,在《超越与延异——西方现代艺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微课中提前录制好关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概念”、“现代艺术的实验精神”等内容。在微课中,教师以PPT的形式将《作品32号》、《圣维克多山》、《格尔尼卡》呈现出来,并在微课中提出问题:“通过欣赏格尔尼卡,你能够体会到什么?”结合对课程相关知识的预习,同学们能够很快的将答案输入到微课云端当中:“作者在牛、马、女人、灯等物象中体现了战争的残暴、痛苦、绝望的意义,这幅画体现出了作者本人对战争的深恶痛绝。”
        三、强化师生互动,发展审美判断能力
        核心素养下,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值得提倡的。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就必须发散其良好的审美思维,在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美术鉴赏的意义,并促进其大脑的深度思考。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以师生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构建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美术鉴赏课堂,在充分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使其明晰“美”的原理,并养成良好的美术判断能力。
        比如,在《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优势了解,养成其人与城市、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教师根据“德胜门古代位置居民遗址”的图片,提出问题:“传统古建筑在我们当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该何去何从?”经过小组激烈的合作探究后,有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建筑艺术当中的榫卯、木柱承重、立柱等工艺非常优秀,当代建筑可以考虑与传统建筑工艺相结合既能够体现建筑之美,又不影响建筑的实际作用。”
        四、组织教学活动,培养美术创意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其创意实践能力,教师可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以亲身体验的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体会美术创作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教师可组织主题美术绘画比赛、班级雕塑展览、手工剪纸展览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变通,将创意应用到实践创造当中。
        比如,在《淳朴之情——民间美术》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在结束该单元教学后可组织泥塑、剪纸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同学们亲身体验手工创作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将传统的剪纸加以创新,不仅能够剪出“福”、“门神”等画作,还对剪纸进行了拼贴用剪纸的方式表现了“月夜”、“京剧人物”、“雪乡”等内容。
        五、融合人文学科教学,提高美术文化理解能力
        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比较强,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要加强对美术作品民族性、文化性的教学,通过融合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4]。通过对美术画作的作者生平、人物故事、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讲述,使同学们能够深入当时的文化情境当中,从人文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度的欣赏。除此之外,高中美术教师的教学目光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在进行欣赏教学时,教师要从国内外挑选出适合的美术作品,让同学们能够用公正的眼光看待不同国家、地域文化的异同。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引入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深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其对于美术文化的理解能力。
        在《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同学们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南唐后主李煜不思治国,韩熙载政治抱负远大,但因其心直口快,又出身北方,因此被君主猜忌,只能沉醉与声色之中,掩饰自己的政治抱负。同学们结合了创作背景,又重新对作品进行了鉴赏,才充分体会到了韩熙载政治抱负不能实现,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结束语:总而言之,要培养高中生良好的美术核心素养,就要求教师综合发展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授美术鉴赏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静.立足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效[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146-147.
[2]丁宁.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9(11):162.
[3]李金枝.核心素养下美术学科的有效教学——以高中美术鉴赏模块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