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张建基
[导读] 参加老年学校学习整体来说学员热情不高,教师难以组织,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上课也就会更困难。虽然困难很多,但是这项工作也很有意义,我们要本着服务于老人,服务与社会的精神,极力寻求探索农村老年教育学习的路子,让更多的老年朋友都喜爱学习,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老年活动,让他们思想更加充实,精神更加快乐,身心越来越健康。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苏坑中心小学    张建基

摘要:参加老年学校学习整体来说学员热情不高,教师难以组织,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上课也就会更困难。虽然困难很多,但是这项工作也很有意义,我们要本着服务于老人,服务与社会的精神,极力寻求探索农村老年教育学习的路子,让更多的老年朋友都喜爱学习,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老年活动,让他们思想更加充实,精神更加快乐,身心越来越健康。
关键词:老年教育 农村老年 老年人;教育途径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发展趋势,而老年人口的状况、老年群体的生存质量,却关系到我们全民族的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深入开展老年教育工作,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和学习需求,是提高老年人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重要环节。它更是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此本人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农村的老年教育工作。
        一、农村老年教育现状
        乡镇老年人教育发展较为缓慢,镇村(社区)重视老年教育的程度远远低于县城和发达地区,甚至有的乡镇还处于盲区。当前农村老年教育主要由乡镇老促会、老龄委主管,社区教育中心负责教育教学工作。村(居)分管老年工作的同志每月组织10-15名老年人送社区教育中心培训1-2次。其培训内容主要是听形势报告、老年健康保健讲座、练习剪纸、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受活动经费和管理体制制约,乡镇(街道)老年教育工作基本是形式主义,活动处于被动的应付检查或完成任务式,老年教育处于边缘化。
        二、发展农村老年教育途径
        (一)建立健全农村老年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
        老年教育工作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遵循以普及为主的原则,和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为重点,积极扩大老年教育的普及面。目前我镇参加老年学校学习的老同志还人数不多,但是我们银屏镇老年人总数较多,今后要通过一些有效措施、灵活的方法和多种渠道,争取在短时间内使更多的老年人迈进老年学校的课堂,接受学习与教育,让他们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有益健康。    当前尤其是要在拓展办学上下功夫:办学地点要由社区向自然村拓展,努力构建社区(乡镇)、向村级覆盖的办学规模;使受教育对象要由退休干部、工人、教师等向全社会老年人群拓展让更多有学习能力和愿望的老年人获得相应的学习机会。课程设置应由颐养康乐型向应用技能型拓展,让老年人自觉地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授课方式由单一的课堂讲授逐步向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老年教育网络。


以此来提升老年人的参与能力,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凝聚老年人的群体力量,促进老年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农村老年教育队伍建设
        配备好各级老年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把那些政治素质高,热爱老年教育工作,有较强地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基础良好的同志选拔到各级老年学校担任领导班子和教师。对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的`同志,除严格要求外还要加强业务交流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管理水平。 
        教师队伍大力提倡兼专结合,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增加专职教师的数量,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教师的路子。依托市老年教育讲师团,以及医疗、教育、农业科技、文化宣传、妇联等部门,培养农村老年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和教学人才,积极向老年学校输送老年教育的管理干部和教师。深入研究老年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老年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学计划及监督检查办法,向教学管理要质量,要成果,要效益。建立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各级老干部工作机构要及时发现、培养、总结老年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成功典型和有效的教学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
        (三)克服农村老人障碍使其确立信心
        在传统文化中,“老年”成为老朽无用、老弱无力和失去创造力的代名词,老年人似乎只能依赖社会和他人终其一生。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到了现代,又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加深了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其实,老年人不仅可以有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说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期,人生的目标才日渐清晰,到了老年阶段,学习时间才更为宽裕。人生经过前半生的反省、打拼、总结和积累,后半生的思想便会变得更为成熟。事实证明,到了老年时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比比皆是。有一位老年人组建了高中同学微信群。高中同学基本是科局级以上干部,教师、工程师。有的在岗,有的已退居二线,部分女同学已经退休。该老年人在微信群天天谈古论今,轮流呈现诗词歌赋、散文、书画和学习心得,大家很有成就感。说明什么?说明岁数越大,越有时间学习、思考,越有时间推陈出新。即使在农村,老年人也是大有可为的如科技种植、传统手工制作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等等。
        总之,农村老年教育模式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村老年人共同努力。从事农村老年教育研究和探索的老促会、老龄委、老科协和社区教育中心等部门要多思考、多谋划。一方面要纠正农村老年人对自我宿命认知的误区 ,打开农村老年人参与教育的心门。
参考文献:
[1]虞积强. 现代老年教育之我见.学周刊,《中国农村教育》2016年第11期。
[2]孔凡俊. 关于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的几点思考. 《成人教育》  2010年0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