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思考与探究思考研究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郭静妮
[导读] 在幼儿教育体系中,所谓常规教育是指习惯教育,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所接受到的的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常规教育,其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有效策略,为提高幼儿常规教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建议。

彬州市实验幼儿园 (陕西  咸阳)  郭静妮

摘要:在幼儿教育体系中,所谓常规教育是指习惯教育,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所接受到的的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常规教育,其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有效策略,为提高幼儿常规教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思考
        1引言
        在幼儿教育整体结构中,常规教育的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幼儿进入幼儿园的过程,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的必经环节,让孩子可以从中获得更好的教育。进行幼儿教育时,构建常规教育机制并不断进行完善,将会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
        2幼儿园常规教育的不足之处
        2.1主体问题
        一般来说,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收到的来自社会的要求。进行班级常规教育时,幼师是主导,而孩子仅仅是被动接受者,没有树立起幼儿的主体地位。
        1)常规教育中幼儿只是被管理者
        在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实施时,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负责管理、说教和监督幼儿,孩子仅仅是被动接受,幼师会对幼儿的反抗进行适当的惩罚,所以,进行班级常规教育时,幼儿处于从属地位,只能消极接受。
        2)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所有幼儿都应执行的日常规范就是常规。通常来讲,幼儿园基本都有班额大的现象,同时重视集体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幼师会误以为全部幼儿统一活动,集体安静就是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标准。在此种错误观念的驱动下,教师会认为听话的学生才是优秀的幼儿,有独立想法的孩子则是教师心中的坏孩子,忽视了幼儿的个性特点,甚至幼儿的个性想法和行为成为了违反常规的表现。
        2.2方法问题
        1)灌输为主
        对于幼师来说,他们通常都十分强调常规教育,无论是活动的始末环节还是有小朋友违规时,教师会反复进行常规教育,然而,常规教育的方式基本是强硬灌输,不停说教,甚至要求幼儿背诵重要常规。但事实表明即使幼儿能熟料背诵常规,依然会出现违反行为。实施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育,这与孩子的年龄特点严重不符,因此孩子们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教育的效果也会随之大幅降低。
        2)惩罚手段过于强硬
        一旦有孩子出现违规行为,幼师通常会利用批评、训斥甚至是惩罚等手段强迫孩子服从。若是孩子出现反抗,惩罚手段会更加强硬严厉。但这种教育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收效甚微,会让幼儿恐惧教师,反感幼儿园。所以,教师在教育孩子,尤其是经常违规的幼儿时,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深入分析幼儿出现一系列行为的真实原因,从而寻找合理的处理方法。



        3.优化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措施
        3.1运用音乐教学形式开展常规教育
        音乐能够放松人的心情,让聆听者从中体会愉悦。幼师进行幼儿的常规教育时,可以充分应用音乐的形式开展工作,从而提高幼儿了解行为准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以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把日常行为规范编成儿歌,孩子们通过学习儿歌可以掌握这些规范,同时通俗易懂的言词也可以加深幼儿的理解程度。
        3.2运用讲故事的形式降低教育内容的理解难度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同时乐于讲述适宜的小故事。所以,将幼儿需要遵守的日常行为准则编写成有趣的故事。教师声情并茂的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可以促进幼儿对行为规范的理解程度得以进一步加深,从而依照故事情节来进行学习和参加活动,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需求,还可以大幅提升常规教育的效果。
        3.3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进行教育
        幼师在对孩子们进行常规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行为和想法,在结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教授教育内容。与此同时,幼师还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儿歌以及图片等形式深化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让幼儿可以在班级常规教育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体会到亲情的美好。
        3.4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使用的言词应该要活泼生动,同时含有激发性,这样可以促进幼儿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增强,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兴趣。而教师要重视及时调节常规教育的节奏,首先可以设置有关的小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结合音乐、表演、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法,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整的展示出教育内容中的难点部分。然而,幼儿的年龄特点注定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为了延长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感兴趣时间,幼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
        3.5重视鼓励与表扬
        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幼师和家长要肯定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给予孩子真心的表扬,并及时进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行为和语言激励孩子,同时进行引导,让幼儿可以展示出更好的自己。与此同时,认可幼儿的自我想法和独特行为,为幼儿打造出一个充满快乐的课堂氛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常规教育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可以对幼儿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常规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建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从而为身心健康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幼儿园教师一定要注重优化常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方法,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王聪.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的思考[J].教育界.2014,(34).170-170.
[2]刘艳.刍议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开展思想教育工作[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0).129.
[3]孙茜.刍议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开展思想教育工作[J].才智.2016,(30).140-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