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徐琴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徐琴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体系当中,“数”与“形”是两个基本模块。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提倡教师将更多丰富化的元素切实应用于教学当中,使得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意义。运用数形结合能够将很多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本文就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江山市清湖小学 徐琴   324104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体系当中,“数”与“形”是两个基本模块。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提倡教师将更多丰富化的元素切实应用于教学当中,使得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教育意义。运用数形结合能够将很多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本文就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教师一味采用常规的方法讲解数学知识,难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很多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课程特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更加透彻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一、合理使用数形结合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
        (一)应用图形代替数字运算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表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往往会认真学习,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往往无法集中课堂注意力。对此教师数学教学中,就需要立足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用能够体现学生性格、年龄特点的方法解释数学知识。举例来说,在学习分数加减反知识点的时候,因为分数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此时让学生计算一些问题比较困难。这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投影出数字。如 1/2+2/3,此时学生就会看到画面上出现了半个蛋糕和2/3 的蛋糕. 此时教师可以挪动蛋糕, 让学生看到 1/2+2/3 的拼接后结果多出来多少。直观化图形让学生明白了分数知识的特点和本质 [1]。学生不再陌生以后,自然能够主动投入学习过程提高知识理解效果。
        (二)巧用数字化解图形理解难度
        数学当中有着很多的图形内容、图形知识。但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感官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此时让学生直接说出空间几何图形变化存在不小的困难。这时候教师完全可以使用一些数字。比如在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使用数字化解抽象问题。比如某题目要求补全一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许多学生都陷入了迷茫,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长宽高是 10、8、6。这时候学生就会根据当前图形的数据完成图形的补充 [2]。学生不再认为图形知识难以理解,学生轻松地应对了学习上的问题,化解了学习上的困难。
        二、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意义
        (一)理解抽象知识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数学知识难度很低,但是 这并不是说小学数学没有学习意义,反而重要性非常突出。


小学数学教育为的是打好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具备学习意识 [3]。当然以成年人角度来看小学数学难度简单显然不够公平。大部分小学生都表示,数学很难学习、很难理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数学知识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陷入概念理解困难。此时教师就有必要整理数学知识的难重点提炼出其中抽象概念。并在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释知识,将问题简化,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概念的意义与本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形成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从字面意思理解分数显然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教师就需要用数形结合思想讲解其中的部分。教师可以在视频画面中把一个圆分为多份,并在每一份上标注出一个数字编号。如分成 10 份,被划分的每一份分别写上 1、2、3、……10。随后告诉学生10 就是分母单独的数字编号就是分子。这时候学生就能够更清楚、直观的了解知识,形成深刻印象。学生了解了概念的特点、本质,加深了知识基础、知识理解效果。
        (二)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计算技能、计算能力培养。要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意识,这样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学习才会足够顺利。教师需要让学生将问题变成数学能力,提高知识理解、信息挖掘水平。要巧用数学知识处理数学问题和数学要素。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要重视与学生进行互动。
        比如在这道题目中:某班级组织学生植树,其中参与的人数为班级总学生数量3/4其与学生有5人负责给树木进行浇水。因为这道题涉及分数概念,并且还存数字已知条件,所以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就能够很快的解决问题。可以用数形结合的形式,先画图,随后分成4份并在1/4 的部分写上 5 人,这样就可以直观化题目,增强学生记忆效果与知识理解效果。
        (三)发展空间想象力
        在新课标中,数学教育有强调学生空间想象力与理解能力培养要求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有非常多的图形位置知识,包括变换知识、组合知识等内容。教师需要将目光放在这些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从容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合理利用题目给出的条件,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知识变成熟悉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负数知识点的时候,因为学生脑海中没有负数概念,所以此时的理解非常困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展示图形、图像,比如温度的高低、海平面的高低、存折钱款取用记录,增强学生理解效果。
        结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知识。教师教学中一定要创新方法,合理使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理解难度。在学生有了兴趣和自信心以后,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洁.试析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才智,2020(13):159.
[2]沈国强.以形助数 化难为易——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08):59-60.
[3]王勇.数形渗透,思维开花——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