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民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 233442
摘要:基于新课改背景下,过程性评价在高三一轮生物复习的过程中被广泛的运用,这一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以及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评价内容、评价工具、评价方法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关键词:高三一轮生物复习;复习课堂;过程性评价;实效性
过程性评价的主要目的除了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因此教师在带领高三的学生进行生物第一轮复习时,就需要合理的展开过程性评价,并且对评价的内容,工具以及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来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合理的选择评价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选择不同的内容展开,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学习能力形成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等等一些方面来展开评价。并且要做到真实、客观以及积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水平【1】。
比如说,当教师根据学生对“群、群落”这一基础知识的学习展开评价时,由于这一概念属于识记性知识,所以说只要求学生能够对其进行辨认即可。由于不要求学生能够将这一概念进行准确的表述,因此教师就可以选择课堂提问或者是选择题的形式来展开评价。例如以下这一问题:下述对于群落以及种群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在长江中全部的鱼类都属于一个种群;B:群落是进行生物种群研究的基础;C:种群属于物种的一种存在形式;D:在稻田中所存在的水稻、害虫以及各种微生物等等都能够构成群落。上述的这一道题主要考察的就是学生是否能够在问题情境中对种群以及群落这两个概念进行再认以及回忆,与此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习的能力。
二、积极的开发评价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笔试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当然也是必不缺少的一种教学评价工具,在传统的评价环节时,教师往往只会选择直接将成绩排序来为学生进行公布,这样一来,极其容易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受挫感【2】。如果说教师能够将其改变为根据学生对于试卷作答的情况,来对学生生物知识学习及掌握的程度进行全面地了解,从而发现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来完成教学的改善和创新。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堂的实际教学时,就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数据,例如考试成绩的优秀率或者是及格率、百分制等等一些形式来展开评价,并且在一旁附上一些人性化的评语,例如:好、很好 、非常好 、有很大进步、寻找原因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学习以及掌握的程度进行全面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直接将机读卡中选择题的考试结果进行一定的整合,之后将其统计数据为学生进行呈现,并且要求学生自己对某一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分析,又或者是要求学生分析自己与优秀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以此来促进学生完成实效性的评价。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还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教学评价时,可以选择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所谓的发展性评价就是指教师进行评价时更加注重的是过程的评价,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时刻的关注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比如说,教师在带领学生尝试的进行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这一模型的制作时,首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建构,并且根据各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真实作用以及贡献,来评选出小组成员中的核心成员以及一般成员,通过要求学生自己来对自己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建模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探究学习的材料展开评价,例如,当学生在对“橄榄”进行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实验方案、观察环节、搜集资料以及调查报告等等一些内容来完成记录,并且教师根据这一些内容来展开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依据材料记录的封面图案以及文字设计等等一些内容来展开评价。评价主要分为能力的评价以及努力程度的评价两种,其中能力主要包括优秀、良好、合格以及改进等等一些等级,而努力主要包括进步以及退步等一些等级。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评价的视角存在一定的不同,并且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以及局限性,所以说并没有任何一种形式能够将学生的全部能力及素质进行评价,所以说教师在展开过程性评价时应该选择最为合适的一种方式来进行。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堂进行评价时,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的形式,并且需要教师对这一评价的形式进行不断深刻的认知,积极地完成评价方法、内容以及工具的探索,以此来提高课堂评价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汤锦志.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有效性的分析[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2(7).
【2】赵志英. 浅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有效性[J]. 理科考试研究, 2015(9):90-91.